- 基本解释
(1).违背法度;失当。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世道交丧,礼术销亡……击刀舛次,聚木乖方。”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其乖方作弊官吏,并不蒙都省略取问。”《明史·李中传》:“异言日沃,忠言日远,用舍颠倒,举错乖方。”《清史稿·德宗纪一》:“以 旅顺 失守,责 李鸿章 调度乖方,褫职留任。”
(2).反常。《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肝火胜了的人,那性气日甚一日的乖方,真是千人唾駡,骨肉畔离。”
- 基本含义
- 指遵从规则、守法纪、遵守道德的行为准则。
- 详细解释
- 乖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乖”和“方”两个字组成。其中,“乖”表示恭顺、听话、遵守规矩,而“方”则表示法则、规则、道德准则。乖方一词形容一个人或行为符合规则、守法纪、遵守道德的行为准则。
- 使用场景
- 乖方一词常用于夸奖一个人守纪守法、遵守道德的行为。可以用于赞扬学生守纪守法、遵守校规校纪,也可以用于赞扬公民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等。
- 故事起源
- 乖方一词的故事起源尚无明确记载,可能是根据古代人们对于纪律、规则、道德的重视而形成的。
- 词语结构
- 成语“乖方”的结构为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孩子们都很乖方,从不违反家规。2. 这个学生在学校表现非常乖方,老师都很喜欢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乖方”。可以想象一个遵守规则、守法纪、遵守道德的人站在正方形中间,表示他的行为符合规则、守法纪、遵守道德的行为准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乖方相关的成语,如“乖巧”、“守法”、“遵纪守法”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加强自己的遵守规则、守法纪、遵守道德的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弟弟很乖方,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班上的同学都很乖方,从不迟到早退。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成员,我要带头做一个乖方的榜样。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做一个乖方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