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了得的词语解释
了得的意思
拼音:liǎo de    注音:ㄌㄧㄠˇ ㄉㄜ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才能、技艺、智慧等方面超出寻常,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种情况或事物的非凡之处。
例句
1. 他的演技真是了得,每次都能让观众深受感动。2. 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得了得,几乎没有做错过一道题。
反义词

平常

基本含义
形容某种程度或水平超过一般,非常出色或厉害。
基本解释

◎ 了得,了的 liǎode,liǎode
(1) [terrible]∶用于句末,常跟在“还”字后面,表示情况严重
如何了得
(2) [able;capable]∶能干;有本事
正思想大郎了得
(3) [settle]∶了却,了结
恐你此行未必了得事也!
(4) [understand;know]∶懂得
未曾了得
了得些刀枪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超过常规程度有关的成语,如“超群绝伦”、“登峰造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好得了得,每次都能画出美丽的画作。2. 初中生:他的篮球水平好得了得,每次比赛都能进很多分。3. 高中生:他的英语水平好得了得,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4. 大学生:她的演讲能力好得了得,每次都能引起观众的注意。5. 职场人士:他的管理能力好得了得,公司的业绩一直在上升。
故事起源
成语“了得”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被用来描述贾母对贾宝玉的赞赏。后来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英文翻译

1.(用于句尾,常跟在“还”字后面,表示情况严重) terrible; horribl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超过了其他人,然后联想到这个成语“了得”。
词语结构
成语“了得”由两个字组成,其中,“了”表示达到了某种程度或状态,“得”表示超过了一般水平。
详细解释

(1).领悟,理解。 唐 司空图 《偶书》诗之一:“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朱子语类》卷八:“大凡学者,无有径截一路,可以教他了得。”《古今小说·明悟禅师赶五戒》:“﹝ 五戒 禪师﹞自幼聪明,举笔成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长成出家,禪宗释教,如法了得,参禪访道。”
(2).了不起,本领高强。 唐 李山甫 《游侠儿》诗:“ 荆軻 只为閒言语,不与 燕丹 了得人。”《水浒传》第三三回:“ 花知寨 十分英勇了得。”《西游记》第九七回:“大哥是个了得的。向者那般毒魔狠怪,也能收服,怕这几个毛贼?” 峻青 《秋色赋·夜宿灵山》:“﹝我们﹞有着具有高度阶级觉悟的、和革命前辈一样英雄了得的新战士。”
(3).办理好,办得了。《朱子全书·论语六》:“自家徒能临大节而不可夺,却不能了得他事。” 朱自清 《温州的踪迹·生命的价值--七毛钱》:“七毛钱了得什么急事!”
(4).完成;了结。 宋 苏轼 《与王定国书》:“某自謫居以来,可了得《易传》九卷,《论语》五卷。”《西游记》第四四回:“那些和尚,乃国王御赐,若放一二名,还要在师父处递了病状,然后补个死状,才了得哩。怎麼説都放了。”《说唐》第二九回:“我当初怀孕的时节,曾许 武当山 香愿,日远事忙,未曾了得。”
(5).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严重,多跟在“还”字的后面。《红楼梦》第五十回:“这还了得!他(画图)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老残游记》第五回:“你这东西謡言惑众,还了得吗?”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六:“小声点儿! 孙师傅 !教他们听见还了得!” 冰心 《斯人独憔悴》:“这样小小的年纪,便眼里没有父亲了,这还了得!”

(0)
诗文中出现“了得”的诗词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5)

促拍满路花·其二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一真含众妙,入希夷。

昭文不会,气候有成亏。

妄心寂灭尽,困睡饥餐,更无作用施为。

自然,炉鼎就,光彩透帘帏。玉池神水涌,上生肥。

如人饮水,冷暖自家知。

自家性命事,自家了得,自家性命便宜。

(0)

万法归一歌

金丹大药妙无穷,一点丹头内外红。

真汞真铅才入手,片时伏虎活擒龙。

黄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嘘九转功。

十月胎圆坎离外,紫云飞出玉炉空。

短褐包巾满廛市,寻草烧茅烹药匮。

自己三黄及四神,谁知安灶烹炉意。

纸袄麻衣要隐山,餐松饮水守饥寒。

日魂月魄空呼吸,到底方知入道难。

黑山山下鬼窟里,背曲头垂口流水。

梦中梦见梦中人,几时待得硫黄死。

薄福痴人不断淫,尾闾闭了采他阴。

元精摇撼无墙壁,错认黄泥唤作金。

容成三峰学御女,采精吸血兼服乳。

大道本来无阴阳,劳形著相徒自苦。

叩齿吞精咽气声,辘轳空动髑髅形。

妄将口鼻为玄牝,谩说金精肘后盈。

鼻头闭息空画饼,几人日中逃得影。

客风邪气肚中鸣,安得长灵砂在鼎。

参禅见性契真如,莫道无心便靠虚。

悟了不行乾智慧,千崖万壑涉程途。

多少老儒学周易,岂知太极归无极。

忘形便欲任天真,只恐春归草无力。

明教专门事灭魔,七时功德便如何。

不知清净光明意,面色痿黄空自磨。

胡氏阳山一果祖,九返庄严皆妄语。

手执金环运三车,阿谁飞上金天去。

更有持斋四果徒,九曲江头下铁符。

乳香烧尽难成佛,精血元阳搬运枯。

三千六百旁门术,开顶缩龟习定息。

存想丹田炼五芽,吐故纳新虚贵力。

礼塔焚香诵藏经,更能拜斗与瞻星。

吞符饮水专持咒,恁地如何得道成。

注想按摩八段锦,嘻呵六字拘兴寝。

若要还精补脑时,除非一盏醍醐饮。

双眼遥思运顶门,戏言日月照昆崙。

那堪又见圆光现,便指天尊与世尊。

眼本无光人妄想,耳本无声那得响。

上有大渊下泓池,妄指中黄忍肚饥。

空按周天行封数,几能识得真龙虎。

若识真龙真虎人,了得向上一条路。

暗把箪瓢服小便,吐吞涎唾作珠圆。

鼻头流出两条涕,便敢呼为玉箸仙。

说尽存三守一底,九年炼丹思想里。

忘却家珍向外寻,百年做个阴灵鬼。

天门枸杞与黄精,豆杏姜椒白茯苓。

未委地仙成也未,皮焦肉腐可怜生。

斋醮关宣歌梵曲,分环破券受科录。

不识天心两字真,口会三光符水熟。

袖中雷印嚇山精,手把杨枝学隐形。

此心本是通神藏,一念差时万状生。

此身身外皆隐物,此心心外皆妖术。

身里真心心里身,不在中间内外出。

这些金液大还丹,自从元谷至泥丸。

抽添七返无多事,草木无心天地闲。

真根真蒂结真酥,真鼎真坛真药炉。

阳日起头阴日积,分明阳火与阴符。

半亩丹田种金粟,一朵灵芝香馥郁。

铁牛哮吼入绵厨,木马奔驰跳金屋。

乾坤二八结丹砂,满鼎溶溶白雪花。

提住龟蛇归两手,山中玉兔化金鸦。

还丹有诀知音少,汞龙铅虎凭火候。

三千刻内结婴儿,调和温养终无漏。

遍体浑如一片琼,寒蟾光照玉壶冰。

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天上人间真妙诀,谁敢天机私漏泄。

须是英雄大丈夫,了然胸中无一物。

一阳才动大丹成,片饷工夫造化灵。

祇恐南宫录姓名,醉骑白鹤朝上清。

(0)

标指六偈.坐禅

心光虚映,体绝偏圆。金波匝匝,动寂常禅。

念起念灭,不用止绝。任运滔滔,何曾起灭。

起灭寂灭,现大迦叶。坐卧经行,未曾间歇。

禅何不坐,坐何不禅。了得如是,始号坐禅。

坐者何人,禅是何物。而欲坐之,用佛觅佛。

佛不用觅,觅之转失。坐不我观,禅非外术。

初心闹乱,未免回换。所以多方,教渠静观。

端坐收神,初则纷纭。久久恬淡,虚闲六门。

六门稍歇,于中分别。分别才生,似成起灭。

起灭转变,从自心现。还用自心,返观一遍。

一返不再,圆光顶戴。灵焰腾辉,心心无碍。

横该竖入,生死永息。一粒还丹,点金成汁。

身心客尘,透漏无门。迷悟且说,逆顺休论。

细思昔日,冷坐寻觅。虽然不别,也大狼籍。

刹那凡圣,无人能信。匝地茫茫,大须谨慎。

如其不知,端坐思惟。一日筑著,伏惟伏惟。

(0)

学诗·其一

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閒拈出便超然。

(0)

游侠儿

好把雄姿浑世尘,一场闲事莫因循。

荆轲只为闲言语,不与燕丹了得人。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