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谦虚恭敬的态度,通常用于讲述或描述一个人虚心学习、虚心听取他人意见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始终保持辞听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2. 她总是辞听他人的意见,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谦虚,态度恭敬。
- 基本解释
谓听取诉讼之人的陈述。《周礼·秋官·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 郑玄 注曰:“观其出言,不直则烦。”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谦虚恭敬相关的成语,如“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上课时总是辞听老师的讲解。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保持辞听的心态,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高中生:在大学里,我们要学会辞听他人的意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大学生:在职场中,我们要保持辞听的态度,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断成长进步。
- 故事起源
- 辞听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十四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子贡前去拜访晋国的公子重耳。重耳对子贡说:“子贡,你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子贡回答说:“臣有什么话,就请您辞听。”这个故事表达了子贡虚心恭敬地向重耳请教的态度,后来成为了“辞听”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辞听”与虚心学习的态度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虚心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辞,指言辞;听,指倾听。辞听表示以谦虚恭敬的态度倾听他人的言辞,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