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诵法的词语解释
诵法的意思
拼音:sòng fǎ    注音:ㄙㄨㄙˋ ㄈㄚˇ
2. 初中生
学习英语的时候,老师让我们重视诵法,因为发音准确才能提高口语水平。3. 高中生:我在准备考试的时候会反复诵法,把重点知识点强化记忆。4. 大学生:学习外语的时候,我发现诵法对于掌握语音和语调非常重要。5. 成人:工作后,我意识到诵法不仅在学习上有用,而且在演讲和表达能力上也很重要。
使用场景
诵法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细节,努力追求完美的态度。也可以用于教育领域,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发音和读法。
例句
1. 他在学习时总是很注重诵法,从不马虎。2. 这位老师教学很有耐心,每次都会向学生强调诵法的重要性。
基本含义
指读书时要正确地发音、读法。
基本解释

称颂并效法。《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长子扶苏諫曰:‘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 孔子 ,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四·杨文公》:“ 宋 王文正公 尝言,昔 杨文公 有言,‘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吾每钦佩斯言云云。 文公 为 文正 诵法如此。”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三篇:“察 周 季之思潮,略有四派。一 邹 鲁 派,皆诵法先王,标榜仁义,以备世之急。”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博学多才”、“温故知新”等。同时,可以学习一些优秀的教育家和学者的故事,如孔子、孟子等,了解他们对于学习的态度和教育理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每天上课都要诵法,老师说只有读对了才能记住。
故事起源
诵法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要求。孔子认为学习的基础是正确的发音和读法,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诵读方法,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知识。
记忆技巧
可以将“诵法”这个词语与学习相关的场景联系起来,比如想象自己在诵读课文时,努力准确地发音和读法。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践和模仿来加深记忆,同时也要注意理解诵法的内涵和意义。
词语结构
诵法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诵”是动词,意为“朗读;背诵”,“法”是名词,意为“规则;方法”。
详细解释
诵法是指读书时要准确地掌握发音和读法。它强调了正确发音和正确的读法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诵法被视为学习的基础,因为只有正确地读出文字的声音,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意义。
(0)
诗文中出现“诵法”的诗词

凤翔八观,并叙·其一石鼓歌

冬十二月岁辛丑,我初从政见鲁叟。

旧闻石鼓今见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细观初以指画肚,欲读嗟如钳在口。

韩公好古生已迟,我今况又百年后!

强寻偏旁推点画,时得一二遗八九。

我车既攻马亦同,其鱼惟鲔贯之柳。

古器纵横犹识鼎,众星错落仅名斗。

模糊半已隐瘢胝,诘曲犹能辨跟肘。

娟娟缺月隐云雾,濯濯嘉禾秀稂莠。

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

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鹁。

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

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耈。

东征徐虏阚虓虎,北伐犬戎随指嗾。

象胥杂沓贡狼鹿,方召联翩赐圭卣。

遂因鼓鼙思将帅,岂为考击烦蒙瞍。

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

勋劳至大不矜伐,文武未远犹忠厚。

欲寻年岁无甲乙,岂有文字谁记某。

自从周衰更七国,竟使秦人有九有。

扫埽诗书诵法律,投弃俎豆陈鞭杻。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登山刻石颂功烈,后者无继前无偶。

皆云皇帝巡四国,烹灭强暴救黔首。

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随击掊。

传闻九鼎沦泗上,欲使万夫沉水取。

暴君纵欲穷人力,神物义不污秦垢。

是时石鼓何处避?无乃天工令鬼守。

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

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

(0)

朝云

思断兰台路,愁填濯锦川。

钱塘清楚会,金谷狭斜联。

少负倾城誉,名居弄玉先。

十三工写月,二八擅韶年。

束素官腰怯,凝脂国色鲜。

倚风杨柳弱,炙日海棠嫣。

跳脱松龙腕,琵琶重妥肩。

涂黄匀汉靥,安雁破秦铅。

绿水酣潘岳,红颜恼董贤。

流霞红错落,娇燕掠鞦韆。

舞压梨园社,歌翻乐府编。

彩云生袖底,璧月堕楼前。

镜掩三星曙,春随五马鞯。

青楼辞女伴,琼佩挹诗仙。

蜡炬催传赐,乌孙待草玄。

娉婷惊世外,风度盖吟边。

霜扑罘罳画,阴横粉署砖。

逆鳞天咫尺,垂翅路三千。

黛减蛾眉翠,筝斜蜀国弦。

武林牵北望,庾岭入南迁。

白鹤峰千尺,黄茅屋数椽。

练裙参般若,彤管拓张颠。

蜜鲫调苏合,边炉瀹海膻。

断霞丹荔屿,晴雪素馨田。

妾命真成薄,郎行底未旋。

尘蒙缨络串,珠亸步摇钿。

往事肠堪折,殊方瘴莫痊。

娃童占吉卜,邻媪访沉绵。

楚峡深秋气,罗浮澹晓妍。

巫阳招古些,下女泣新阡。

海气笼翘凤,岚光湿鬓蝉。

封囊留粉恨,长帽断尘缘。

陇树含栖绿,经文带泪镌。

雪儿低鹤驭,云母冻龙涎。

桃叶僧前渡,梅花梦里天。

蛾旋三昧火,鹦吊六如禅。

入道应偷药,凌虚想步莲。

浴兰依静土,遗玦赠灵荃。

天路云和悄,瑶池脉望圆。

回鸾珠斗没,惊鹊玉绳偏。

木落山精笑,苔平石兽眠。

香魂啼子夜,慧魄闷重泉。

络纬停寒索,飞帘卷夕旃。

谱馀苏小曲,书暗薛涛笺。

乱绪纷团结,新知永弃捐。

屏帏空孔雀,衿绣冷文鸳。

清吹群真下,丛林积水连。

幽扃萤扰扰,旧业草芊芊。

巴舞陈椒醑,吴歈裂楮钱。

霓裳飘蜀雨,斑竹点湘烟。

暮雨从渠湿,春冰敢自坚。

缟衣迷故国,华表竖层巅。

白纻行人唱,银釭傍舍悬。

芙蓉羞烂熳,蛱蝶舞联翩。

绣壤遮王嫱,勾栏倾阿甄。

红颜多蹇劣,清涕莫潺湲。

在世谁非幻,钟情我独怜。

微生同坎壈,幽思久婵媛。

禁闼初通籍,儒林早备员。

词华翚五凤,帏幄饫三鳣。

眉目端如画,丰姿美且鬈。

銮坡披奏牍,驰道鞚飞駩。

雅誉倾时辈,清流冠吏铨。

宾筵陪有客,羽猎赋于畋。

绮席延枚叟,蒲车屈郑虔。

天颜却下顾,云路快高骞。

昔似冲霄鹤,今如跕水鸢。

九关严虎豹,平路落鹰鹯。

拜命沾三宥,归耕困一廛。

壮心徒激烈,长袖几翩翾。

倦泛张骞梗,虚弯李广弦。

古苔封片石,荒枥卧双騝。

草茇临丹壑,柴扉枕碧涟。

奚童开雀网,稚子缚鱼筌。

白雪潘郎鬓,青灯子敬毡。

哀筝开缘蚁,雄剑搏乌犍。

雨露从枯槁,山林且静便。

朝真探玉诀,观妙解名诠。

丹鼎团龙虎,元龟卜涧瀍。

屋头杉隐隐,庭下竹涓涓。

薜荔裁秋服,枫香当晚饘。

关元存太乙,文火养纯乾。

七夕邀金母,三山候偓佺。

醴泉清似玉,瓜枣大如拳。

老去浑无赖,忧来独惘然。

有怀通尺素,何计索莛篿。

孤况凭谁问,冲襟待子宣。

莲飘知薏苦,藕断识丝缠。

惨澹黄姑渚,玲珑织女躔。

交疏期屡爽,谋拙去何遄。

画饼文章贵,婴儿造化权。

宁劳褰短褐,端合掩真诠。

病骨相如在,劳心宋玉传。

韩凭春寂寂,杜宇月娟娟。

邂逅时将晚,淹留景莫延。

流星光晻霭,雄电动连蜷。

艳态千秋隔,羁肠百虑煎。

锦蕤空薄暝,绛节映重渊。

洛浦凌波袜,西湖罨画船。

佳人不可见,长诵法华篇。

(0)

赠天竺比邱梵名娑羯延主北禅古刹十六韵

世阅三千外,程逾十万强。

须弥经日月,沙界饱风霜。

崭崄攀猱狖,岩穷狎虎狼。

佩镰炊石火,洗钵漱冰浆。

赤脚寒无著,华颠岁亦忘。

芜菁烹作糁,毡罽绩为裳。

吹角驱魔鬼,持珠诵法王。

唐音通呗咒,胡语省迎将。

细齿如童龀,庞眉自老苍。

娑婆同印度,膻浊混氐羌。

二伴来殊域,三生话旧邦。

黧皮俱瘦肋,绀目并凹眶。

合掌跏趺惯,垂腰辫发长。

慈悲无怨爱,解脱得清凉。

为说宰官法,偕登选佛场。

北禅金布地,卓锡待支郎。

(0)

綵塔赞

释迦佛说妙莲华,从地涌出七宝塔。

栏楯幡幢及龛室,宝玲璎珞震妙音。

四面皆出旃檀香,散天妙华以供养。

佛以右指开塔户,出大音声却关钥。

多宝如来示全身,赞叹说法分半座。

惟二如来共一塔,至今此会尚俨然。

何人建立窣堵波,种种严饰悉具足。

綵缕萦结尺寸间,高广五百由旬等。

当知一念周圆时,胜妙功德已成就。

若能瞻礼复回观,人人具此如来体。

至心持诵法华经,弹指真塔当出现。

(0)

忆南园八子·其八僧智海无心无相,善论逍遥,有杯渡之风,禅藻独多

霜落菩提树,月孤诃子林。

老僧云既灭,栖云浮以沉。

戒律断荤酒,随缘不染心。

禅悦超文字,解悟或长吟。

一往问祖意,曹溪岁月深。

依依本师侧,寂寂匡庐岑。

玄言镌诗卷,诵法叶鸣琴。

远公莲社约,倡和仙城南。

踰耋形如鹤,卿相存所钦。

一旦粤会陷,四大从相侵。

阎浮劫灰尽,王园不可寻。

(0)

真仙大佛歌赠蔡五岳明府

蔡先生,尔有含霜饮露之神骨,又有餐霞映日之仙颜。

心游西域旃檀国,足踏东海蓬莱山。

自从混沌既剖,战争以还。

长平一坑四十万,中间岂必尽愚顽。

亦有缠婴世网,无处逃閒。

亦有沉酣俗味,辄起嗔贪。

达磨大士久逃龛,紫气清牛已出关。

辟支小禅空浪谈,金水竭尽发䰐鬖。

先生挺足起其间,左招桂父右揖瞿昙。

慧识灵心方寸涵,烟霞世界一肩担。

亦尝莆田试宰,香山治蛮。

鲤湖九漈声潺湲,十洲缥缈期跻攀。

先生身佩灵箓,口诵法函。

瑶琴再鼓清风含,绕城桃李色斓斑。

轻刑薄赋惠市阛,饮冰嚼檗情如甘。

两地棠阴比召南,即今凫舄影高翾。

宫阙金陵碧汉参,粉署委蛇动佩环,何殊内殿鹓鸾班。

先生劝上帝以好生为大德,以清静为乐耽。

趾如仁麟不轻践,啄如威凤不多婪。

无怀葛天当再见,清都乐国夫何惭。

出入阊阖整朝簪,苍龙夹毂狮象骖。

真仙大佛现尘寰,何必远数如来及老聃。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