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在恐怖、可怕或令人惊讶的情况下,人们感到非常害怕和不安。
- 例句
- 1. 在那个黑暗的森林里,我感到了一阵惨慄。2. 当他看到那个可怕的画面时,他不禁惨慄地闭上了眼睛。
- 基本含义
- 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
- 基本解释
1.悲痛之极。 汉 王褒 《九怀·思忠》:“感余志兮惨慄,心愴愴兮自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阎罗薨》:“公一夜梦父来,颜色惨慄。”
2.寒极貌。《素问·至真要大论》:“岁太阳在泉,寒淫所胜,则凝肃惨慄。” 王冰 注:“惨慄,寒甚也。”《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凝冰惨慄,而不能凋欵冬之华。” 明 归有光 《畏垒亭记》:“寒风惨慄,木叶黄落。” 清 方文 《九日铜陵阻雨》诗:“前去 吴江 天惨慄,昨归 京口 路凄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与恐惧和惊慌失措相关的成语,如“惊慌失措”、“惊恐万状”等,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当我看到那只大蜘蛛时,我惨慄地尖叫了起来。初中生:他听到了一个恐怖的故事后,整个人都惨慄了起来。高中生:面对考试成绩不理想的现实,他感到了一阵惨慄。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了一个故事,说杨震在担任官职时,有一次他在夜间巡视时遇到了一只巨大的怪兽,吓得他惨叫连连,惊慌失措。后来,人们就用“惨慄”来形容极度恐惧的心情。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惨慄”拆分成两个部分记忆。惨字表示极度痛苦或不幸,慄字表示恐惧和颤抖的样子。通过联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指人们在面对极端恐怖或令人震惊的情况时所感受到的极度恐惧和惊慌失措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