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科役的词语解释
科役的意思
拼音:kē yì    注音:ㄎㄜ ㄧˋ
基本解释

征发徭役。《新唐书·狄仁杰传》:“官吏侵渔,州县科役,督趣鞭笞,情危事迫。” 宋 司马光 《温公续诗话》:“﹝ 魏野 ﹞卒赠著作郎,仍詔子孙租税外,其餘科役皆无所预。” 宋 王钦臣 《王氏谈录·唐三宗像》:“其画亦当时之跡,每持以见县官,免科役。”

基本含义
科举和役使,指科举制度下被选中的人承担公职。
详细解释
科役是由“科举”和“役使”两个成语组合而成。科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而役使则是指派人承担公职。科役的含义是指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承担公职,履行职责。
使用场景
科役一般用于形容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承担公职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古代科举制度下的官员,也可用于形容现代选拔制度下的公务员或其他职位。
故事起源
科役这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达到鼎盛于唐宋时期,直到清末废止。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人才得以进入政府机构,履行公职。科役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人承担公职的情景。
词语结构
科役的结构是由两个成语组成,分别是“科举”和“役使”。
例句
1. 他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功科役。2. 通过科役,他进入政府机构,开始履行公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记住科举制度和役使这两个词语的意义,来帮助记忆科役这个成语的含义。科举代表考试选拔人才,役使代表派遣承担职责,两者结合起来就是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承担公职。
延伸学习
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和其对社会的影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役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通过科役成为了学校的班长。2. 初中生:她通过科役成为了学生会的主席。3. 高中生:通过科役,他进入了省级的学术研究机构。4. 大学生:他通过科役成为了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级经理。
(0)
诗文中出现“科役”的诗词

到农家

难得官人到,茅檐且驻车。

自携锄掘笋,更取网求鱼。

一媪来斟酒,诸童竞挽裾。

须臾对吾泣,科役苦追胥。

(0)

秋日杂兴五首·其三

阴云垂四方,炎谢气将凛。

忽听秋霖声,中宵警孤枕。

所忧在田稼,耿耿不能寝。

昨日出南郊,喜见粳稻稔。

芃芃冒蹊遂,趋穫得高廪。

庶供科役馀,足以劳炊饪。

(0)

次韵答家仲鸾招居南村

五岳归曾作一园,卜居还拟入南村。

因无负郭田来食,得免催科役到门。

先代乱馀诗与礼,此生愁老弟和昆。

斜阳处处吹风雨,鬼啸猩啼不忍言。

(0)

杂兴六首·其一

别后柴门莫乱开,公家科役日相催。

家人若问归期候,蚕茧缲时去定回。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