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蛮鼍的词语解释
蛮鼍的意思
拼音:mán tuó    注音:ㄇㄢˊ ㄊㄨㄛˊ
基本解释

南方少数民族的鼍鼓。 唐 张祜 《观杨瑗柘枝》诗:“促叠蛮鼉引《柘枝》,卷簷虚帽带交垂。”

基本含义
形容人或事物野蛮、凶恶。
详细解释
蛮鼍是由“蛮”和“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蛮鼍原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凶猛的野兽,后来引申为形容人或事物凶暴、野蛮。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粗野、残暴,或形容事物原始、未经加工。
使用场景
蛮鼍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都有出现。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的行为粗鲁、野蛮,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事物的原始、未加工状态。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些暴力行为、野蛮行径,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原始的自然景观或物品。
故事起源
蛮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原文是“蛮鼍之性,贪狼之状,食人无厌”。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了描述人或事物野蛮凶恶的固定词语。
词语结构
蛮鼍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行为蛮鼍,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2. 这个地方还保留着原始的蛮鼍风貌,非常有特色。
记忆技巧
可以将蛮鼍这个成语与野兽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凶猛的野兽在野蛮地行动,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蛮鼍相关的成语,例如“蛮横无理”、“蛮干”等,以扩展对于野蛮、凶恶等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那只狼真蛮鼍,把小羊吃掉了!初中生:他的行为太蛮鼍了,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高中生:这个地方保留着原始的蛮鼍风貌,非常有特色。大学生:他的暴力行为完全展现了他的蛮鼍本性。
(0)
诗文中出现“蛮鼍”的诗词

观杨瑗柘枝

促叠蛮鼍引柘枝,卷檐虚帽带交垂。

紫罗衫宛蹲身处,红锦靴柔踏节时。

微动翠蛾抛旧态,缓遮檀口唱新词。

看看舞罢轻云起,却赴襄王梦里期。

(0)

迎神

蛮鼍,吟塞笛,女巫结束分行立。

空中再拜神且来,满奠椒浆齐献揖。

阴风窣窣吹纸钱,妖巫瞑目传神言。

与君降福为丰年,莫教赛祀亏常筵。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