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给谏的词语解释
给谏的意思
拼音:gěi jiàn    注音:ㄍㄟˇ ㄐㄧㄢˋ
基本解释

唐 宋 时给事中及谏议大夫的合称。 清 代用作六科给事中的别称。 唐 韩愈 《酬崔十六少府》诗:“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諫。”《新五代史·杂传十八·何泽》:“ 泽 与宰相 赵凤 有旧,数私于 凤 ,求为给諫。”《儒林外史》第二十回:“ 匡超人 也收拾行李来到京师见 李给諫 ,给諫大喜。”

基本含义
接受忠告和批评
详细解释
给谏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给”是给予、接受的意思,“谏”是忠告、批评的意思。给谏的基本含义是指接受他人的忠告和批评,不怕听到真话,能够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使用场景
给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能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以为然,能够真正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谦虚、谨慎的态度,能够接受他人的批评并加以改进。在工作场合、学习环境中,给谏也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虚心请教他人的意见,不自以为是。
故事起源
给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李林甫,他任职期间,威风凛凛,傲慢自大,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一天,有一位朋友来拜访李林甫,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他能够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然而,李林甫并没有接受朋友的忠告,而是傲慢地回绝了他。结果,李林甫的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终导致他被罢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能虚心听取他人的忠告和批评,就难以改进自己,最终可能会自食其果。
词语结构
给谏的结构是“给 + 谏”,其中“给”是动词,“谏”是名词。
例句
1. 他很能给谏,从不以为然。2. 领导能够给谏,才能更好地改进工作。
记忆技巧
可以将给谏的发音“gěi jiàn”与“给建”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建造自己的事业时,需要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批评,才能不断改进,取得更好的成果。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给谏相关的成语,如“接纳忠言”、“虚心接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给我们提了很多谏言,希望我们能够认真听课。2. 初中生:班主任给我们谏言,希望我们能够加强学习。3. 高中生:老师给我们谏言,希望我们能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4. 大学生:导师给我们谏言,希望我们能够深入研究课题。5. 成年人:领导给我们谏言,希望我们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0)
诗文中出现“给谏”的诗词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

崔君初来时,相识颇未惯。

但闻赤县尉,不比博士慢。

赁屋得连墙,往来忻莫间。

我时亦新居,触事苦难办。

蔬飧要同吃,破袄请来绽。

谓言安堵后,贷借更何患。

不知孤遗多,举族仰薄宦。

有时未朝餐,得米日已晏。

隔墙闻欢呼,众口极鹅雁。

前计顿乖张,居然见真赝。

娇儿好眉眼,裤脚冻两骭。

捧书随诸兄,累累两角丱。

冬惟茹寒齑,秋始识瓜瓣。

问之不言饥,饫若厌刍豢。

才名三十年,久合居给谏

白头趋走里,闭口绝谤讪。

府公旧同袍,拔擢宰山涧。

寄诗杂诙俳,有类说鹏鴳。

上言酒味酸,冬衣竟未擐。

下言人吏稀,惟足彪与虥。

又言致猪鹿,此语乃善幻。

三年国子师,肠肚习藜苋。

况住洛之涯,鲂鳟可罩汕。

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

谋拙日焦拳,活计似锄刬。

男寒涩诗书,妻瘦剩腰襻。

为官不事职,厥罪在欺谩。

行当自劾去,渔钓老葭薍。

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

音问难屡通,何由觌清盼。

(0)

挽詹事陈公

给谏皆言责,论思本从臣。

独公真举职,临事肯谋身。

再起名尤重,全归迹已陈。

空嗟古遗直,无复见斯人。

(0)

梦中诗

竹西歌吹路,薄暮广陵天。

伊昔□公平,于今二十年。

下帷掀帝度,结客赠龙渊。

蓬矢知谁敌,兰桡信所牵。

嘤嘤求彼鸟,跕跕视飞鸢。

自许挝铜鼓,相期傅左贤。

玉麟传信蚤,金粟注生前。

捎网悲年少,射书忆鲁连。

小人能击缶,中妇解安弦。

声气由侯在,门墙自邺仙。

肘方依旧好,腊屐近来穿。

解带惭彭泽,从军笑仲宣。

高烟迟落照,夜雨妒荒椽。

视彼骄方极,伊予力是绵。

填河疑夕七,孤注恰金千。

纂纂闻歌枣,田田唱采莲。

香山人未老,南海客曾迁。

仰止先鸿宝,近居谈幻玄。

峨峨姚给谏,巀巀黄经筵。

蜀道惊心矣,秦廷痛哭焉。

带绳常自续,贫病岂须痊。

钟响堪资步,僧装漫试肩。

流氛今已甚,荒歉又相联。

臂指何其大,犬羊犹尚膻。

抗心希所尚,作事遂多邅。

俱委无如奈,孰知所以然。

孔璋陈罪状,中散抒忧煎。

淮水鲲鱼尽,梁山凤鸟颠。

人皆百代仰,道自六经先。

传说星长晓,苌弘血正鲜。

麻生无曲直,骨傲有方圆。

节度初开府,参军久备员。

须眉才觉长,涕泪已成涟。

彼岸悠悠过,从头细细研。

贾生曾吊楚,苏子不居川。

采石杯中物,青山望外烟。

微赀宁足道,大义实无愆。

秋信停回雁,花时盼杜鹃。

外惭兼内负,昔羡与今怜。

周道原如砥,人情可似弦。

催科还幸拙,补救总惟蠲。

马爱随支遁,牛能附贾坚。

蝇头甘逐逐,蚁穴肯涓涓。

文学来邹鲁,悲歌想赵燕。

能言鸟可赋,没字碑堪传。

刺史凭无客,孝廉颇有船。

郑超宗楚楚,梁湛智翩翩。

黎万诚胶漆,死生莫弃捐。

所伤犹猛虎,聒耳更哀蝉。

枣栗联床戏,金焦对榻眠。

行行将辔揽,役役把裳褰。

偶尔桓伊吹,遐哉祖逖鞭。

应当愁隙过,矧未绝带编。

抱影吟看夜,临风酌扣舷。

飘蓬留泽国,薄业止山田。

饥便呼仁祖,名曾试伯骞。

金阊又带远,铁汉一楼悬。

易水冠曾指,孤山棹未过。

仍闻瓠子筑,艳说帝京篇。

酬负心惟剑,击无礼则鹯。

凭高多慷慨,回首即秋千。

数阕箜篌引,一团苜蓿毡。

斋心聊避俗,酒气忍通禅。

不死方终幻,长年寿可延。

榻悬陈仲举,笔正柳公权。

白发料难变,乌丝况欲湔。

词华徒委草,著述仅如笺。

神禹分图怪,防风欠骨妍。

孔□称皎皎,邢尹并娟娟。

中使皆新撤,大仓尽饷边。

时流安燕雀,交态等戈鋋。

棋癖长安奕,禽空上苑畋。

高台怜北蓟,司马怅南滇。

若但依公等,何妨任我便。

啸宜狂阮籍,弹不逐韩嫣。

手眼轻于鹘,碑亭或是祅。

无盐偏倩粉,疑鬼却遮軿。

画舫明河汉,京艘越陌阡。

遥怜桐扣石,忽望陇头泉。

知我期千载,谋人必万全。

休烦庸佼佼,莫叹尾涎涎。

碧玉伊偷嫁,黄金尔饰鞯。

登楼断有作,挂壁终无悛。

造物应先定,神明系夙缘。

千村烟纠绕,一水夜潺湲。

越鸟几千里,胡麻当一钱。

陷文辞不聿,写叶代繇拳。

酒倦瓶花落,愁深短鬓偏。

要须连马射,宁惜并旗搴。

仆御空零雨,衣冠半受廛。

山腰惟蔓蔓,驿路但芊芊。

属国羊堪牧,芜亭豆作饘。

焚香看内美,止水见心专。

咄最嫌殷浩,斋应笑郑虔。

他年招隐去,何处薄游旋。

往恨消闻笛,新诗响落钿。

餐霞金柱顶,晞发玉山巅。

野鹿单思草,枯鱼勿泣筌。

(0)

拟赠晋江御史陈公

皇帝二十有三祀,岁在癸卯月建已。

万人一口呼太平,欢动朝廷真御史。

御史献言职所司,以言得罪焉敢知。

伤威纵敌愤所切,高位可复贪牖尸。

一封朝奏天子圣,贵人惨懔惊名姓。

我皇大度古来无,特蒙褒许更成命。

爱公宿学慕公久,心倾此事尤頫首。

公昔释褐岁壬辰,九重忧旱求直臣。

謇辞论列刘给谏,先贤后哲同超伦。

眼中再见朱云人,延英但少张将军。

魏公妩媚作何语,沈沈温室不可闻。

公身决为当世用,公文岂独吾曹诵。

更须湔剔谋本根,廓清六合安鸾凤。

(0)

梦王箬林先生

束发识君名,少长识君书。

识君官给谏,得罪江干居。

江干日无事,愈复究虫鱼。

人閒得片纸,珍似《兰亭》初。

健笔既凌云,清肠甘野蔬。

寂寞谢冠盖,潇洒理耕锄。

我生实已晚,天涯窃绪余。

忽得营营路,告我以君庐。

扣门欣题鸟,转盼失庭除。

邻鸡催月上,惆怅趣巾裾。

(0)

贲湖秋望

贲湖地僻宋村名,荻月芦风秋自生。

萧寺仅存方外想,野航恰备画中情。

绣衣墓顶松犹挺,给谏茔前水独清。

可但曾孙怀祖泽,隐沦多尚话先生。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