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轻松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形容某人轻松解决问题。例如:他在考试中轻松地拈香过关。
- 例句
- 1. 他轻松地拈香过关,得到了高分。2. 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就像拈香一样简单。
- 基本含义
- 指轻轻拿起熏香,也用来比喻轻而易举地完成某件事情。
- 基本解释
◎ 拈香 niānxiāng
[burn joss sticks (before an idol)] 指烧香敬佛
- 延伸学习
- 了解佛教文化和佛教寺庙的仪式,深入了解佛教的思想和教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考试中拈香过关,得到了好成绩。2. 初中生:他的运动技能很好,就像拈香一样轻松。3. 高中生:她的解题速度非常快,简直像拈香一样。4. 大学生:他在比赛中轻松地拈香过关,获得了冠军。5. 成年人: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就像拈香一样简单,很快就解决了。
- 故事起源
- 拈香一词的起源与佛教有关。佛教寺庙中的信徒们会轻轻拿起熏香点燃,以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后来,这个动作被引申为形容做事轻而易举,毫不费力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自己在佛教寺庙中,轻轻拿起熏香点燃,表达对佛祖的敬意,同时也表示完成某件事情轻而易举。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拈”和“香”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撮香焚烧以敬神佛。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二》:“然行香事,按《南山钞》云:‘此仪自 道安法师 布置。’又《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传香。’此云‘行香僧手中’与‘传香’,今世国忌日尚行此意。至人君诞节,遂以拈香为别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逅奸》:“今日丞相拈香,敢烦师兄陪款。”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典故》:“上每日临幸之地,或诣神庙拈香……逐日恭纪於册。”《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到了山门,便有斋婆迎接上殿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