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那些不听劝告、固执己见的人。当你想要表达某人不肯听取他人建议,一味坚持自己意见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例句
- 1. 他就是一个石窦,你怎么劝都没用。2. 我的爷爷年纪大了,变成了一个石窦,听力很差。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形容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
- 基本解释
石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漓水》:“验其山有石竇,下深数丈,洞穴深远,莫究其极。” 隋 江总 《入龙丘岩精舍》诗:“风窗穿石竇,月牖拂霜松。” 宋 苏轼 《巫山》诗:“石竇有洪泉,甘滑如流髓。”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的成语,了解它们的故事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个同学就是个石窦,老师说了很多次,他还是不听。2. 初中生:有些同学很石窦,对于老师的建议总是置之不理。3. 高中生:我爸爸是个石窦,我怎么劝都没用,他总是固执己见。4. 大学生:有些人的思想真的很石窦,对于新鲜的观点毫不接受。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石窦”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关于石窦成语的具体故事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一些文献记载,石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一篇中。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在这篇文章中写道:“窦者,耳之竅也;石者,不通也。言者,通外内之谓也。”这段文字意味着人的耳朵是通向外界的窍门,而石头则不通,因此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就是形容人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耳朵被石头堵住,听不到任何声音,从而联想到石窦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石窦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石窦是由“石”和“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石”指的是石头,“窦”指的是耳窍。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人的耳朵聋得像石头一样,形容听力极差或不听劝告。它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倾听他人意见,固执己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