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前集有《诺皋记》二卷,自谓“因览歷代怪书,偶疏所记”而成。续集有《支诺皋》三卷,意为《诺皋记》的分支、补充。诺皋,呼召鬼神之词。 宋 陆游 《题<夷坚志>后》诗:“笔近《反离骚》,书非《支诺皋》。” 清 赵翼 《放言》诗:“试广《支诺皋》,一一数僂指。”
- 基本含义
- 指人言诺行诺,言行一致,诚信可靠。
- 详细解释
- 支诺皋是由“支”、“诺”和“皋”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支”表示支持、拥护,“诺”表示答应、允诺,“皋”表示高原、山顶。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就像一个人站在高原上,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诚信可靠。
- 使用场景
- 支诺皋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诚实可信的品质。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的赞赏和称赞。
- 故事起源
- 关于支诺皋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可以想象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山岳信仰有关。在古代,山岳被视为神圣的地方,登上山顶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高度的境界。因此,一个人若能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就像站在高山之巅一样,被人们所敬重和推崇。
- 词语结构
- 支诺皋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支”、“诺”、“皋”三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答应的事情从来不会食言,真是一个支诺皋的人。2. 这位商人一直以来都是支诺皋,他的信誉非常好。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支诺皋记忆为一个人站在山顶上,高高在上,表示他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诚信可靠。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信誉和诚信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言而有信”等,可以加深对于支诺皋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一个支诺皋的人,她从来不会食言。2. 初中生:我爸爸答应我买一本新书,他一向是个支诺皋的人。3. 高中生:朋友之间要互相支诺皋,这样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