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夸奖一个人聪明敏捷,善于倾听和学习的能力。可以用来形容学生、员工等在学习或工作中表现出色的情况。
- 例句
- 1. 他真是个槐耳,一听就懂了我的意思。2. 这个学生真是个槐耳,每次上课都能迅速掌握知识。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耳朵长而大,比喻人聪明敏捷,善于听取意见和学习。
- 基本解释
生于槐树上的木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槐耳。”﹝释名﹞引 苏恭 曰:“此槐树上菌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聪明才智相关的成语,如“聪明才智”、“明察秋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槐耳,每次老师讲课他都能听懂。2. 初中生:这个同学是个槐耳,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他真是个槐耳,一听就能理解老师的教导。4. 大学生:这个同学是个槐耳,学习能力非常强,总是能很快掌握新知识。
- 故事起源
- 关于槐耳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槐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常常被用来象征聪明才智。槐树在中国被视为吉祥树木,其果实槐耳则被用来形容人的聪明才智。
- 英文翻译
1.【医】Jew ear parasitized on Japanese pagodatree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槐耳”与槐树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的耳朵像槐树的果实一样长而大,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槐耳”,表示人的聪明才智。
- 详细解释
- 槐耳是指槐树的果实,形状像人的耳朵,所以古人用“槐耳”来形容一个人的耳朵长而大。后来,人们将这个形象引申为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善于听取意见和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