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提醒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或付出来获得利益,而不是寄希望于别人的帮助或外部条件的改变。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自身的能力或努力。
- 例句
- 1. 他成功了,因为他一直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努力学习和工作。2. 不要指望别人给你提供所有的机会,你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靠自己的能力获取利益。
- 基本含义
- 指利益来自于本身,源于自身的努力或付出。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比如“自食其果”和“自作自受”来进一步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记住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不要依赖他人的帮助,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自己努力才能成功。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在未来有所成就。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被用来描述孔子对于学生们的教育方式。孔子说:“教学不严,师之过也。教学严而不厉,师之过也。羊毛出在羊身上,吐絮者不利”。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应该是严格的,但不应该过分严厉,因为学生的成绩和表现是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努力和能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羊毛从羊身上出来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羊,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就像羊毛一样从自己身上生长出来,为自己带来利益。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五个字组成,每个字的意思分别是:羊、毛、出、在、羊。字面意思是羊的毛从羊身上出来,形象地表达了利益源于自身的含义。
- 词语解释
- yáng máo chū zài yáng shēn shàng ㄧㄤˊ ㄇㄠˊ ㄔㄨ ㄗㄞˋ ㄧㄤˊ ㄕㄣ ㄕㄤˋ
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喻某处所花费者,仍从某处取回。 明 唐顺之 《公移·牌》:“佃户饥饿,责在本田主身上。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净]:‘好汉从来不喫亏,借花献佛讨便宜。’[小生]:‘羊毛出在羊身上。’” 邹韬奋 《萍踪忆语》九:“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资本主义对于失业的救济总是把负担加在一般大众的身上,他们自己还是不拔一毛的。”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