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衣褐常用来形容穷困的生活状况,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可以用在描述自己的生活困境或者批评社会不公平的情境中。
- 例句
- 1. 他一直穿衣褐,但却一直心怀宽广。2. 虽然他家境贫寒,但他并不因此而自卑,他明白衣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价值。
- 基本含义
- 指穿着简陋、破旧的衣服,形容生活贫困或身份低微。
- 基本解释
泛指粗布衣服。《百喻经·贫人烧粗褐衣喻》:“汝种姓端正,贵人之子,云何著此麤弊衣褐。” 宋 苏轼 《赐诸路臣寮中冬衣袄口宣制》:“霜露荐至,衣褐未周。” 清 孙枝蔚 《秋夜翟家庄作》诗:“隣砧休太急,衣褐典皆完。”
(1).穿粗布衣。《孟子·滕文公上》:“‘ 许子 必织布然后衣乎?’曰:‘否。 许子 衣褐。’” 赵岐 注:“ 许子 衣褐,以毳织之,若今马衣也。或曰褐,枲衣也。一曰粗布衣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度 秦王 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於 赵 。”
(2).借指贫贱者。《后汉书·赵典传》:“ 典 慨然曰:‘身从衣褐之中,致位上列。且鸟乌反哺报德,况於士邪!’” 李贤 注:“褐,织毛布之衣,贫者所服。” 明 高叔嗣 《叙怀》诗:“衣褐出下国,脱輓造中朝。”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穿衣褴褛”、“衣食无忧”等,来拓展对于衣褐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家境很贫困,每天都只能穿衣褐上学。2. 初中生:尽管他家里条件不好,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他知道衣褐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3. 高中生:他的家境虽然贫困,但他却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他明白衣褐并不代表一个人的价值。
- 故事起源
- 衣褐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至乐》篇:“夫衣褐而后知生之乐者,岂虚言哉!”意思是穿着简陋的衣服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不是空洞的话语。这个成语表达了庄子对于物质贫困和精神富足的看法。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却心怀宽广,过得很快乐。
- 词语结构
- 衣褐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衣褐是由“衣”和“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衣指衣服,褐指深色的衣服。衣褐形容穿着简陋、破旧的衣服,用来形容生活贫困或身份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