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驳犀的词语解释
驳犀的意思
拼音:bó xī    注音:ㄅㄛˊ ㄒㄧ
基本解释

亦作“駮犀”。斑犀。《东汉观记·陈遵传》:“ 陈遵 破 匈奴 ,詔赐駮犀剑。” 吴树平 校注:“駮犀剑三字原误作‘骇犀剑’, 姚 本作‘駮犀剑’, 陈禹謨 刻本《书钞》同……駮犀剑,即以斑犀为装饰的剑。此条《编珠》卷二引作‘ 光武 赐 陈导 骇犀剑’,《御览》卷三四二引作‘ 光武 有骇犀之剑,以赐 陈遵 ’,所引皆有讹误。”《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以班犀饰剑也。”

基本含义
指反驳别人的错误观点,批驳谬误。
详细解释
驳犀源自《左传·昭公十四年》:“昭公问于孔子曰:‘吾闻诸夫子:犀牛之子,角不生于額。今有犀者,其角生于額,何也?’孔子对曰:‘君子之学也,驳其无道,援其不义,故生角于額。’”这里的“驳犀”比喻批评别人的错误观点,指责别人的错误行为。
使用场景
常用于辩论、讨论、争论场合,用来反驳别人的错误观点,批驳别人的谬误。
故事起源
故事起源于孔子与昭公的对话。孔子用“驳犀”来比喻批评别人的错误观点,揭示了君子学习的目标是批驳无道、援引不义。
词语结构
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字是“驳”,后一个字是“犀”。
例句
1. 他在辩论中驳犀了对方的错误观点。2. 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勇于驳犀,揭示问题的本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驳斥一只长着角的犀牛,表示批驳别人的错误观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辩论、批评相关的成语,如“驳斥”、“揭竿而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驳犀了同学的错误答案。2. 初中生:我在辩论赛上驳犀了对方的观点。3. 高中生:在学术讨论中,我们应该勇于驳犀,揭示问题的本质。4. 大学生:我在论文中驳犀了前人的研究方法。5. 成人:在辩论中,我们应该善于驳犀,推动问题的解决。
(0)
诗文中出现“驳犀”的诗词

大墙上蒿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

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

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

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

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

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

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

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卬。悲丽平壮观。

白如积雪。利如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

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

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

苗山之鋋。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

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

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

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排金铺。

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

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

鲙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

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0)

吴中送僧

师向何方去,太湖西复西。

风传孤磬远,松偃旧房低。

暖榻常留兔,浮杯不驳犀

何时城北寺,重听木鸡啼。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