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遇到突发情况、面对困惑或迷茫时的表情和心理状态。
- 例句
- 1. 他听到警报声后,一时惝恍,不知所措。2. 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试,她显得有些惝恍。
- 基本含义
- 慌张迷茫的样子
- 基本解释
◎ 惝恍 chǎnghuǎng
(1) [disappointed]∶失意;不愉快
步徒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屈原《远游》
(2) [muddled]∶模糊不清;恍惚
视眩眠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史记》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情绪、心理状态相关的成语,如“惊慌失措”、“困惑不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时突然忘记了答案,变得慌乱而惝恍。2. 初中生:当他被老师突然叫住时,他的表情显得有些慌乱和惝恍。3. 高中生:面对未来的选择,她感到迷茫和慌乱,心情变得惝恍不定。
- 故事起源
- 《淮南子·人间训》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名叫申不害的人,他有一次到山上去放牛,突然看到一只大鹿,他受到惊吓,不知所措,慌乱地逃跑。后来,人们就用“惝恍”来形容惊恐慌乱的样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惝恍”拆解成“慌乱”和“迷茫”的意思来记忆。
- 词语结构
- 由形容词“惝恍”组成。
- 详细解释
(1).见“ 惝怳 ”。
(2).犹敞广。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水北胡氏园》:“有亭榭花木,率在二竇之东。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絶,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 洛阳 独有此园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