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常赏的词语解释
常赏的意思
拼音:cháng shǎng    注音:ㄔㄤˊ ㄕㄤˇ
基本解释

固定的赏赐。《国语·越语上》:“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

基本含义
常常欣赏,经常赞美
详细解释
常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常意为经常,赏意为欣赏、赞美。常赏的基本含义是指经常欣赏、赞美。这个成语强调了持续的赞美和欣赏的行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持久喜爱。
使用场景
常赏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某个人持续不断地欣赏和赞美。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艺术作品、音乐、文学作品、表演等有持久的喜爱和欣赏。
故事起源
常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平津侯列传》。故事中,秦始皇曾经听说平津侯善于赏识人才,于是派人去考察他。平津侯在考察官员的过程中,经常欣赏和赞美那些有才能的人。因为他的赏识和赞美,许多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他效力。后来,常赏这个成语就由此而来,用来形容对人才持续的欣赏和赞美。
词语结构
常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常作为形容词,赏作为动词,常赏一起使用表示经常欣赏、赞美。
例句
1. 他对那位画家的作品常赏不已。2. 她常赏着这个小镇的美丽风景。3. 这位老师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常常赏识和表扬。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常赏与“常常欣赏”这个意思进行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也可以尝试将常赏的发音与“常上”进行联想,表示经常赞美和欣赏。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欣赏、赞美相关的成语,如“赏心悦目”、“赞不绝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常常赏识我们的绘画作品。2. 小学生:我喜欢常赏美丽的花朵。3. 初中生:他对音乐的理解和演奏常赏不已。4.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努力和成绩常常赏识和鼓励。5. 大学生:我常常赏识那位作家的文学才华。
(0)
诗文中出现“常赏”的诗词

中秋不见月二首·其二

明月自不老,古今同一时。

常赏心薄,万里清光施。

兹夕反云翳,庭乌亦长悲。

人生得意处,每每乖所期。

神仙不可学,富贵不可规。

此心恐未了,付与秋风吹。

(0)

古长门怨

昔有佳人公孙氏,婵娟花艳无人及。

□□□绽牡丹□,猩红带露海棠湿。

才可颜容十五馀,枇杷花下闭门居。

低鬟缓视抱明月,风骨自是倾城姝。

一朝选在君王侧,天子非常赏颜色。

黄金作身双飞龙,更有红颜生羽翼。

仙台蛾眉秦镜明,黄金阁上晚妆成。

罗襦宝带为君解,犹自君王说小名。

姊妹弟兄皆列上,百事胜人健如虎。

朝弄琼箫下綵云,催弦急管为君舞。

燕赵美女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横垂宝幄同心结,生死自谓长随君。

何言中路遭弃捐,东飞百劳西飞燕。

苍蝇苍蝇奈尔何,黄金销烁素丝变。

几许幽情欲话难,讵随中妇凤楼寒。

相思相见知何日,抱得秦筝不忍弹。

翻手作云覆作雨,君恩反复谁能数。

二十三春长信宫,谁人不忘此离苦。

夜如何其夜未央,独眠人起合欢床。

泪痕不与君恩断,共滴长门一夜长。

珠帘粉泽无人顾,吊影徘徊独愁暮。

古来万事皆由命,错把黄金买词赋。

奉帚平明金殿开,昭阳歌吹风送来。

须吏宫女传来信,飞燕昭阳侍寝回。

劝君且莫誇头角,自古佳人多命薄。

高山成谷沧海填,木槿朝看暮还落。

世俗宁知伪与真,还同弃妾逐新人。

但看古来盛名下,屈膝铜铺锁阿甄。

蓬首不梳心历乱,玉枕夜寒鱼信断。

岁暮云矣增离忧,不道流年暗中换。

冬至阳生春又来,百花辇路为苍苔。

无因并写春风恨,一寸相思一寸灰。

兰闱琼芳积烟露,草色年年旧宫路。

梨花满地不开门,凤辇不来春又暮。

伤春未已复悲秋,海色西风十二楼。

思牵今夜肠应直,河汉三更看斗牛。

秋去秋来几恩怨,天上人间不想见。

班姬饮恨长信宫,却恨含情掩秋扇。

白日寻思夜梦频,梦来何处更为云。

传闻纨扇恩未歇,万一君王起旧人。

春秋四气更回换,鸳被相思双带缓。

功名宝贵若长在,菖蒲花开月长满。

宛转蛾眉能几时,无盐何用妒西施。

世情都付东流水,为君起唱长相思。

不独凄凉眼前事,近代君臣亦如此。

屈原憔悴滞江潭,萧何下狱淮阴死。

世间反复不易陈,金杯且酌休辞频。

但看古来歌舞地,柏梁铜雀生黄尘。

(0)

当涂五日邑无竞渡故云

经年客梦总茫茫,争奈端阳节又忙。

到处烟光欺过眼,寻常赏玩适回肠。

荔云岭首依稀近,蒲雨湖心漫自长。

别有逋臣千古恨,教人何地吊灵湘。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