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苟然一词通常用于批评那些不认真对待工作、草率从事事情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态度不端正,只是马虎应付,没有真正投入和付出努力。
- 例句
- 1. 他对工作总是苟然应付,从不认真对待。2. 这个项目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大家都苟然敷衍,没有真正投入。3. 老师讲了很多次了,你为什么还是苟然而过?
- 基本含义
- 草率而不认真地做事情。
- 基本解释
随随便便。 宋 王安石 《即事》诗之三:“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 清 方苞 《书<孟子荀卿传>后》:“ 騶衍 以下十一人,错出《孟子荀卿传》,若无伦次,及推其意义,然后知其不苟然也。”
- 延伸学习
- 苟然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了解它的意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散文、小说、新闻等文本,来进一步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总是苟然应付,不认真完成。2. 初中生:考试前他从不复习,只是苟然地看了一遍书。3. 高中生:他对大学申请过程不够认真,只是苟然填了几个志愿。4. 大学生:他在实习期间苟然敷衍,没有认真完成任务。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苟然应付,要用心对待每一个任务。
- 故事起源
- 据说,苟然一词最早出自《汉书·王莽传》。当时,王莽是西汉末年的权臣,他篡夺了汉朝的皇位。王莽上台后,他的政策草率、敷衍,不得人心。后来,人们就用“苟然”来形容王莽的草率态度和不负责任的做事风格。
- 记忆技巧
- 记忆苟然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苟且偷生”,意思是勉强活下去。这个词语的含义与苟然的含义有些相似,都是形容草率、敷衍的做事态度。通过将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苟然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苟然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苟然是由“苟”和“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苟”表示草率、敷衍的意思,“然”表示自然、必然的意思。苟然一词形容人在做事时不认真、不负责任,只是敷衍了事,不顾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