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和睦谦逊。 唐 薛收 《元经传·建兴二年》:“﹝文武将佐﹞上思报国,下以寧家,善相和逊,以听朝旨。” 清 毛岳生 《台湾县知县姚君墓志铭》:“﹝君﹞事尊长与待交友,又极和逊。”
- 基本含义
- 谦虚退让,不争第一。
- 详细解释
- 和逊是由“和”和“逊”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和”意为和谐、融洽,表示相互协调;“逊”意为退让、谦虚,表示不争第一。和逊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够谦虚退让,不争夺第一的地位。
- 使用场景
- 和逊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处事态度。它强调了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应该保持和谐,不争夺利益或权力的第一,而是以谦虚退让的态度来处理问题。这个成语常常被用来教导人们在团队合作、家庭关系以及社交场合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 故事起源
- 和逊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故事《论语》中的一则对话。孔子曾经问子贡:“夫子何为不闻?”子贡回答:“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能够和而不同,即在和谐相处的基础上保持独立思考和个性,而小人则只会盲从他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后来,人们将“和而不同”这种处事态度概括为“和逊”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和逊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都很和逊,没有争吵和矛盾。2. 他的和逊态度赢得了他同事们的尊重和喜爱。3. 这个学生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为人和逊,备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 记忆技巧
- 记忆和逊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和”和“逊”两个字分开记忆,理解其基本含义。2. 想象两个人相互握手并互相退让,形成和逊的场景。3. 将和逊和“和平”、“谦虚”等词语进行联想,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和逊这个成语感兴趣,还可以了解其他与人际关系和处事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和睦相处”、“和睦共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和逊地对待每一个同学,不欺负别人。2. 初中生:作为学生会成员,我们要互相和逊,不争夺权力和地位。3. 高中生:在竞选班长时,我选择和逊的态度,不与其他同学争夺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