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不瞽不聋的词语解释
不瞽不聋的意思
拼音:bù gǔ bù lóng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bù gǔ bù lóng ㄅㄨˋ ㄍㄨˇ ㄅㄨˋ ㄌㄨㄙˊ

不瞽不聋(不瞽不聾) 

见“ 不痴不聋 ”。

基本含义
指人不盲目,不聋哑,形容人明察秋毫,聪明敏锐。
使用场景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聪明、有洞察力,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盲目从众,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不瞽不聋的故事并不多见。根据考证,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聪明的盲人和一个聋哑人的故事,强调了人应当有正确的判断力和观察力,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够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词语结构
不瞽不聋的结构是由两个“不”字和两个形容词“瞽”、“聋”组成的,形成了一个对仗的结构。
例句
1. 他对人事非常敏感,不瞽不聋地看透了许多问题。2. 这个人虽然年纪小,却不瞽不聋,很有见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盲人和一个聋哑人在一起,他们互相补充对方的缺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观察力、判断力相关的成语,如“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阅读,因为阅读可以让我变得不瞽不聋。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善于思考,要成为一个不瞽不聋的人。3. 高中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保持不瞽不聋的头脑,不被虚假信息所蒙蔽。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判断力和观察力,成为不瞽不聋的人。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不瞽不聋”这个成语。
(0)
诗文中出现“不瞽不聋”的诗词

慎子引谚

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