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二美玉名。泛指美玉。《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四:“白玉凝素液,瑾瑜发奇光。” 唐 欧阳詹 《瑾瑜匿瑕赋》:“玉之美者,其曰瑾瑜。” 元 卢亘 《送侍讲学士邓善之辞官还钱塘》诗之一:“ 荆 璞抱瑾瑜,龙渊淬锋鍔。”
(2).比喻美德贤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清 冯桂芬 《滩上有纪》诗:“勿违世所好,被褐怀瑾瑜。”
- 基本含义
- 形容宝石的光彩闪烁,比喻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 详细解释
- 瑾瑜是由两个字组成,瑾指的是美玉,瑜指的是美玉上的光彩。瑾瑜这个成语形容的是一个人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犹如美玉一样闪耀光彩。
-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出众,品德高尚,也可以用来形容珍贵的事物。
- 故事起源
- 瑾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宰相叫管仲,他是一个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人,被誉为“瑾瑜之臣”。后来,人们就用“瑾瑜”来形容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人。
- 词语结构
- 瑾瑜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的演讲才华出众,真可谓瑾瑜之才。2. 她的品德高尚,是我们学校的瑾瑜。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瑾瑜与美玉的光彩联系起来,想象一个才华出众、品德高尚的人就像一块闪耀着光彩的美玉,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和文章来深入了解瑾瑜这个成语的用法和意义。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璀璨”、“璨璨”等,来拓展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我们班的瑾瑜,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2. 初中生:他的音乐才华出众,是学校乐团的瑾瑜。3. 高中生:她的演讲才华出众,是学校辩论队的瑾瑜。4. 大学生:他的科研成果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誉为瑾瑜之才。5. 成年人:他的慷慨解囊和慈善行为让他成为社会的瑾瑜。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瑾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