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屈指而数;屈指。《荀子·儒效》:“虽有圣人之知,未能僂指也。”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五:“大抵僂,曲也,未能僂指,言未能曲指以一二数也。” 明 宋濂 《生生堂记》:“僂指计之,诚甲子一周矣。”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岁十万人出此关,僂指来归十无四。”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此类可歌文,尤不胜僂指,红簫铁板,异曲同工已。”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姿势或态度不正,不端正。
- 详细解释
- 偻指是由“偻”和“指”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偻指的字面意思是指着弯曲的手指,形容人的姿势或态度不正,不端正。它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姿态或言行举止的不规范、不端庄。
- 使用场景
- 偻指通常用来批评或嘲笑那些姿态不正、举止不端的人。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守规矩,或者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不得体。
- 故事起源
- 偻指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杜牧的文人,他的手指因为写字过多而弯曲。有一天,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朋友,朋友看到他的手指弯曲,就戏谑地说:“你的手指弯得像偻指一样。”杜牧听后感到非常尴尬,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以后,偻指就成了形容人不正的姿态或态度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偻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偻”和“指”都是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站着时总是偻指曲腰,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2. 这个人的行为举止太偻指了,完全不符合社交礼仪。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偻指与姿态不端正的形象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站着时手指弯曲,身体弯腰驼背的模样,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偻指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姿态或态度相关的成语,如“傲慢无礼”、“仰首弓背”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站着时总是偻指曲腰,老师说这样对身体不好。2. 初中生:班里有个同学上课时总是偻指站着,老师批评了他几次。3. 高中生:他的姿态一直偻指不正,给人一种不自信的感觉。4. 大学生: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要偻指站着。5. 成年人:他的仪态一直偻指不正,给人一种不专业的感觉。希望以上关于“偻指”的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