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纯正,没有任何缺点或过失。可以用来称赞一个人的高尚品德,或者形容某个团体或组织的道德风尚非常好。
- 例句
- 1. 他的为人正直善良,品德高尚,真是一个匏壶之君。2. 这个组织的成员都非常正直,真是一群匏壶之徒。
- 基本含义
- 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 基本解释
瓠瓜的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蔬穀上·瓠》:“《食物本草》:瓠,即‘匏’也,有甘苦二种,又名‘匏壶’。” 章炳麟 《东夷诗》之四:“三岁术已尽,腹空如匏壶。”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品德高尚、道德风尚相关的成语,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老师说我是个匏壶之子,因为我很乖巧,从不捣乱。2. 小学生:妈妈常常夸我是个匏壶之人,因为我从不说谎,也不欺负别人。3. 中学生:老师评价我是个匏壶之学生,因为我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为人正直。4. 大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个匏壶之人,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他人。5. 成年人:他的品德高尚,真是一个匏壶之士,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名叫匏伯,他非常善良、正直,深受人们的尊敬。有一天,匏伯去世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名字与匏壶合并,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匏壶的形状和美观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完美无瑕的匏壶,代表着一个人品德高尚,无可挑剔。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匏壶是古代一种用来盛水的容器,形状独特,非常美观。成语“匏壶”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无可挑剔,像匏壶一样完美无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