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任心多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放纵,不受规则或约束的状态。也可以用来批评某些人不负责任的态度。
- 例句
- 1. 他对自己的学习任心放纵,结果成绩一落千丈。2. 这个人太任心了,从来不考虑他人的感受。
- 基本含义
- 任心指的是放任自己的心意或行为,不受约束或限制。
- 基本解释
(1).犹任意。任随心意,不受拘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明帝 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晋书·刘聪载记》:“ 孝成 任心纵欲,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絶,社稷沦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是以执术驭篇,以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明 杨涟 《劾魏忠贤疏》:“而皇皇天语,提起放倒,信手任心,令天下后世视皇上为何如主?” 鲁迅 《<稽康集>跋》:“校者一用墨笔,补阙及改字最多。然删易任心,每每涂去佳字。”
(2).任其自然而不造作。 晋 稽康 《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3).用心,尽心。《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任劳任怨”、“任重道远”等,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太任心了,经常不听爸爸妈妈的话。2. 初中生:他在课堂上任心发挥,老师批评了他。3. 高中生:考试前,我不敢任心放纵,必须要好好复习。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要注意不要任心过度,要有规划和目标。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不能任心忽视细节,要认真对待每一个任务。
- 故事起源
- 《论语·述而》中有一句“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的“主忠信”就是指的“任心”。这句话强调了一个人应该要有主见,坚持自己的忠诚和信仰,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任心”与“任性”相联想,两者意思相近,都表示放任自己的行为或心意。可以通过记忆两者的相似之处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任心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动词“任”和名词“心”组成。
-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任”和“心”。其中,“任”表示放任、随意,而“心”则指心意、意愿。合在一起,成语“任心”表示放任自己的心意或行为,不受约束或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