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空白的纸张,没有写字或图画的状态。
- 例句
- 1. 这张纸是素札,你可以随意写上你想写的东西。2. 学生们拿起素札,开始做练习。
- 基本含义
- 指空白的纸张,没有文字和图画。
- 基本解释
书信。 唐 韦应物 《答崔都水》诗:“常缄素札去,适枉华章还。”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纸张相关的成语,如“纸上谈兵”、“纸上谈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拿起一张素札,画了一幅美丽的风景。2. 初中生:老师给我们发了一张素札,让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3. 高中生:考试前,我把所有知识都整理在一张素札上,反复复习。
- 故事起源
- 素札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的《师说》中,原文为“以素札之章,述而不作”。从此以后,素札成为了描述空白纸张的常用词语。
- 记忆技巧
- 将“素札”拆分为“素”和“札”两个部分,可以联想到“素”代表没有装饰、没有加工的状态,“札”代表纸张或标签。通过将两个部分联想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素指没有装饰、没有加工的状态,批准的文件或书信。札指用纸或木片制成的文书或标签。素札合在一起,表示没有文字和图画的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