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tuō gū jì mìng ㄊㄨㄛ ㄍㄨ ㄐㄧˋ ㄇㄧㄥˋ
托孤寄命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邢昺疏﹕"可以托六尺之孤者﹐谓可委托以幼少之君也。若周公﹑霍光也﹔可以寄百里之命者﹐谓君在亮阴﹐可当国摄君之政令也。"后以"托孤寄命"指受遗命托付辅助幼君﹔或君主居丧时﹐受命摄理朝政。亦泛指付托以非常之重任。
- 基本含义
- 指将孤儿寄托在他人身上,以求保护和生存。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将某人的生存和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寄希望于他人的保护和照顾。也可以用于形容对他人的依赖和信任。
- 故事起源
- 《后汉书》中有记载,东汉末年,有一位名叫杨伯仁的人在战乱中失去了父母,成为了孤儿。当时,有一位叫王霸的人,主动托孤寄命,收养了杨伯仁,并为他提供了庇护和照顾。后来,杨伯仁长大成人,成为了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成功与王霸的托孤寄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故事成为了“托孤寄命”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主语+托孤寄命
- 例句
- 1. 他是一个孤儿,但幸运的是有一位好心人托孤寄命,给予他温暖和关爱。2.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只能托孤寄命于一个陌生人的帮助和保护。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托孤寄命”与“将孤儿寄托在他人身上,以求保护和生存”的含义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孤儿寄托在他人身上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托孤文化和孤儿救助制度,了解社会对孤儿的关爱和保护。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孤儿,但是有一位好心人托孤寄命,给了他温暖的家庭。2. 初中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只能托孤寄命于陌生人的帮助和保护。3. 高中生:他是一个孤儿,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再需要托孤寄命,取得了成功。4. 大学生:在独自生活的城市里,我托孤寄命于朋友们的支持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