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仪仗的词语解释
仪仗的意思
拼音:yí zhàng    注音:ㄧˊ ㄓㄤ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在重要场合或重要人物身边的陪伴,强调其地位或重要性。
例句
1. 在国际会议上,总理的身边总是有一大群仪仗。2. 这位著名演员的每次公开亮相都有仪仗队伍护送。
基本含义
指随行的仪仗队伍,也用来比喻随行的人或物。
基本解释

◎ 仪仗 yízhàng
[flags,weapons,etc.;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仪仗相关的成语,例如“仪态万方”、“仪表堂堂”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参加了学校的开学典礼,看到了校长身边的仪仗队伍。2. 初中生:在领导来访时,学校组织了一支仪仗队欢迎。3. 高中生:听说明天要有重要嘉宾来学校,我想去参加,看看身边是否有仪仗队伍。4. 大学生:参加毕业典礼时,我看到了校长身边的仪仗队,感觉非常庄重。5. 成年人:在国际会议上,总理的身边总是有一大群仪仗,彰显了国家的威严。
故事起源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淮阴侯刘邦在战争中被围困,他的妻子吕雉带着仪仗和护卫军前来救援。当时敌军以为是刘邦本人到来,因而退却。由此,形成了成语“仪仗”。
英文翻译

1.flags, weapons, etc.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记忆技巧
可以将“仪仗”和“随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图像。例如,想象自己是一位重要人物,在行进的路上有一群华丽的仪仗队伍随行。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
详细解释

(1).指用于仪卫或赛会的武器、旗帜、伞、扇等。《晋书·五行志上》:“ 王敦 在 武昌 ,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五六日而萎落。”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太子纳妃》:“皇太子纳妃,卤部仪仗,宴乐仪卫。妃乘厌翟车,车上设紫色团盖……四马驾之。”《三国演义》第八回:“﹝ 董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彪》:“少无赖,尝衝突 固原 提督仪仗,提督命杖於辕门。” 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2).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0)
诗文中出现“仪仗”的诗词

送崔侍御赴京

绿槐荫长路,骏马垂青丝。

柱史谒承明,翩翩将有期。

千官大朝日,奏事临赤墀。

肃肃仪仗里,风生鹰隼姿。

一从登甲科,三拜皆宪司。

按俗又如此,为郎何太迟。

送君暮春月,花落城南陲。

惜别醉芳草,前山劳梦思。

(0)

丈人观

早与元妃慕至化,同跻灵岳访真仙。

当时信有壶中景,今日亲来洞里天。

仪仗影空寥廓外,金丝声揭翠微巅。

惟惭未致华胥理,徒卜升平万万年。

(0)

洗象歌

宣武门前传洗象,打鼓扬旗作仪仗

六街女士凭玉河,并驻双轮笑相向。

玉河水涨碧于油,赤脚乌蛮手挽钩。

回波深入一千尺,大客堪容七百头。

岿然莫虑临波却,斗胆乍移前右脚。

横流卷鼻飞半天,不律仪来总难缚。

蛮奴抚象灵如鼠,象视蛮奴爱如父。

双帚浮尘为扫除,四蹄触石齐欢舞。

欢舞凭谁叫管弦,欢声两岸动云軿。

回看瑞象鸣钲去,翻愧痴龙枕水眠。

魁梧体貌宁求异,一洗年年喜循例。

白额长教铁圈笼,南山悔自争牙利。

(0)

开成大行皇帝挽歌词四首奉敕撰进·其四

化成同轨表清平,恩结连枝感圣明。

帝与九龄虽吉梦,山呼万岁是虚声。

月低仪仗辞兰路,风引笳箫入柏城。

老病龙髯攀不及,东周退傅最伤情。

(0)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

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护俊良多。

霓裳按曲身轻举,天乐逢春律自和。

鹓鹭陪班臣子事,观时且赋太平歌。

(0)

宫词·其八十八

晓色轻阴四幕低,如膏小雨密霏霏。

传宣仪仗通廊立,惟恐沾濡近御衣。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