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识丰富、知识渊博的人。可以用来赞美老师、学者或者有深厚学问的人。
- 例句
- 1. 他读书多年,已经成为一座博山。2. 这位老师的学识真是博山,我们经常向他请教。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学识渊博,知识丰富。
- 基本解释
博山炉的简称。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 洛阳 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斲復万鏤,上刻 秦 女携手仙。” 宋 杨万里 《和罗巨济山居十咏》之七:“共听茅屋雨,添炷博山云。”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半篝残火听譙鼓,一缕名香裊博山。”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博山相关的成语,例如“博古通今”、“博闻强记”等,以丰富你的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座博山,知道很多有趣的知识。2. 初中生:我的数学老师真是一座博山,他对数学知识了如指掌。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努力学习变成一座博山,为将来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4. 大学生:我的导师是一位博山,他的学识和见解总能给我很大的启发。
- 故事起源
- 博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后汉书·刘熙传》中的一个故事。刘熙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学问渊博,被人们称为“博山”。刘熙曾经帮助刘备整理《庄子》一书,使得刘备对这本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后来,人们就用“博山”来形容学识渊博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博山成语与高山连想,想象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就像一座高山一样,巍峨而庞大。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 博山是由“博”和“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博指广博、渊博,山指高山,比喻人的学问知识广博像高山一样。形容一个人的学识丰富,知识面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