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携壶的词语解释
携壶的意思
拼音:xié hú    注音:ㄒㄧㄝ ˊ ㄏㄨˊ
基本解释

传说 东汉 费长房 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在卖药,卖好药后就跳进壶里。第二天, 费 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丰盛。 费 于是向他学道。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携壶”指行医。 清 侯方域 《赠武林陈文学》诗:“远志分明为採药,携壶不尽是逃名。”

基本含义
指携带着酒壶,形容游客或行人带着行囊,四处游历。
详细解释
携壶是由“携”和“壶”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携,即带着;壶,指酒壶。携壶的意思是带着酒壶,形容游客或行人带着行囊,四处游历。这个成语也常用来形容游览名胜古迹,欣赏风景的人。
使用场景
携壶这个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场景中,用来形容游客或行人的行为。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形容一个人四处游历,寻找乐趣和冒险。
故事起源
携壶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唐代文学家杜牧曾经写过一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诗,诗中有句话“携壶把酒终日行”,意思是带着酒壶整天四处游历。后来,这句诗被人们广泛传颂,逐渐演变成了成语“携壶”。
词语结构
携壶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携壶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特殊的语法结构。
例句
1. 他整天携壶四处游历,对于探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2. 这个旅行者携壶而来,准备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住携壶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背着行囊,手里拿着酒壶,四处游历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了解更多关于携壶这个成语的应用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携壶去了一趟公园,看到了很多美丽的花和小动物。2. 初中生:他携壶来到了这座山,准备在山顶上欣赏日出的美景。3. 高中生:她携壶四处游历,寻找灵感和创作的灵感。4. 大学生:他们携壶去了一个古老的村庄,体验了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0)
诗文中出现“携壶”的诗词

次韵毛君游陈氏园

增筑园亭草木新,损花风雨怨频频。

筼筜似欲迎初暑,芍药犹堪送晚春。

薄暮出城仍有伴,携壶藉草更无巡。

归轩有喜知谁见,道上从横满醉人。

(0)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0)

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0)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0)

清平乐.送述古赴南都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

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

(0)

定风波.重阳括杜牧之诗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怨斜晖。古往今来谁不老,多少,牛山何必更沾衣。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