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御书的词语解释
御书的意思
拼音:yù shū    注音:ㄧㄩˋ ㄕㄨ
使用场景
御书一词常用于形容由高级官员亲自写成的书信、文件,表达其重要性和权威性。也可用于形容某人亲自撰写的重要文件或信函,突出其身份和地位。此外,御书也可用于形容精美的字迹和写作技巧。
例句
1. 皇帝亲自御书的诏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2. 部长亲自御书的文件,显示了该事项的重要性。3. 这封御书般的信函,展示了他的高尚气质和文采。
基本含义
御书指的是皇帝亲自书写的文字,也泛指由高官亲笔写成的书信或文件。
基本解释

(1).进呈于帝王的书。后称帝王的书为御书。《左传·哀公三年》:“夏五月辛卯,司鐸火。火踰公宫, 桓 僖 灾。救火者皆曰顾府。 南宫敬叔 至,命周人出御书,俟於宫。” 杜预 注:“御书,进於君者也。” 唐 韩愈 《集贤院校理石君墓志铭》:“詔下 河南 徵拜京兆昭应尉,校理 集贤 御书。”
(2).皇帝书写的字。 唐 张说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诗:“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清 方苞 《两朝圣恩恭纪》:“嗣是每以御製诗文、御书宣示南书房。”
(3).谓皇帝书写。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 余深 罢相,居 福州 ,第中有荔枝,初实絶大而美,名曰亮功红。 亮功 者, 深 家御书阁名也。”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中和堂御制诗》:“堂北又有 清风亭 ,御书其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中国的皇帝制度和御书的使用方式,以及其他与权威性和重要性相关的成语,如“御赐”、“御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亲自御书的鼓励信,让我更加努力学习。2. 初中生:校长御书的通知,提醒我们注意安全问题。3. 高中生:政府部长御书的文件,对国家发展提出了重要要求。4. 大学生:教授亲自御书的推荐信,帮助我顺利申请到了研究生院。5. 成年人:总统亲自御书的讲话,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故事起源
御书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皇帝时期。在古代,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其书写的文字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和重要性。皇帝御书的文字通常用于下达命令、颁布法令、撰写诏令等重要文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御书逐渐被用来形容由高级官员亲自写成的书信、文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御书这个成语:1. 将“御”字与“皇帝”联系起来,表示尊贵、高位的意思。2. 将“书”字与“文字”联系起来,表示书写、文件的意思。3. 将“御书”整体联想为皇帝亲自书写的重要文字。
词语结构
御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御书是由“御”和“书”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御”是指皇帝亲自,表示尊贵、高位的意思;“书”是指文字,表示书写、文件的意思。御书一词最初用来形容皇帝亲自书写的文字,后来也用来泛指由高官亲笔写成的书信或文件。御书通常具有特殊的权威性和重要性。
(0)
诗文中出现“御书”的诗词

离阙下日感恩

二年尘冒处中台,喜得南归退不才。

即路敢期皇子送,出关犹有御书来。

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

斜日苇汀凝立处,远波微飏翠如苔。

(0)

急就章

赐来三载锦囊盛,今日重看倍觉荣。

元白当时皆谪宦,不闻将得御书行。

(0)

圆明园四十景诗·其三九州清晏

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

园林游观,以适几馀。岂繄廊庙,泉石是娱。

所志维何,煌煌御书。九州清晏,皇心乃舒。

肯构孰责,继序在余。业业兢兢,奉此遗模。

一念之间,敬肆攸殊。作狂作圣,系彼斯须。

谓天可畏,屋漏与俱。谓民可畏,敢欺其愚。

六膳八珍,牣乎御厨。念彼沟壑,曷其饱诸。

水榭山亭,天然画图。瞻彼茅檐,痌瘝切肤。

慎终如始,前圣之谟。呜呼小子,毋渝厥初。

(0)

端午三殿侍宴应制探得鱼字

小暑夏弦应,徽音商管初。

愿赍长命缕,来续大恩馀。

三殿褰珠箔,群官上玉除。

助阳尝麦彘,顺节进龟鱼。

甘露垂天酒,芝花捧御书

合丹同蝘蜓,灰骨共蟾蜍。

今日伤蛇意,衔珠遂阙如。

(0)

扈驾西山

凤翥龙蟠势作环,浮青不断太行山。

九重殿阁葱茏里,一气风云吐纳间。

熊虎自当驰道伏,蛟螭长棒御书闲。

黄图此日论形胜,惭愧频叨侍从班。

(0)

小有天园

蔚然深秀秀而娟,宛识名园小有天。

新笋紫苞雷后埭,落花红织涧边泉。

清幽最喜树皆古,点缀微嫌景胜前。

新搆御书楼固好,挥毫却愧米家颠。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