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姑射这个成语可用于形容事物表面上的坚固、稳定,实际上却存在着隐患或缺陷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看似富有的人,实际上却背负着巨大的债务。
- 例句
- 1. 他的外表看起来很有钱,但实际上是个姑射富翁。2. 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完美,但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风险,真是姑射之计。
- 基本含义
- 指表面上看似乎如此,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 基本解释
(1).山名。在 山西省 临汾县 西,即古 石孔山 ,九孔相通。《山海经·东山经》:“ 卢其 之山……又南三百八十里,曰 姑射 之山,无草木,多水。” 郝懿行 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 姑射 之山, 汾水 之阳’;《隋书·地理志》云,‘ 临汾 有 姑射山 ’。山在今 山西 平阳府 西。”按,《山海经·东山经》下文尚有 北姑射山 、 南姑射山 ,所指已不可考;又《海内北经》有 列姑射 ,当为传说中另一山名。
(2).《庄子·逍遥游》:“藐 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后诗文中以“姑射”为神仙或美人代称。 五代 王周 《大石岭驿梅花》诗:“仙中 姑射 接 瑶姬 ,成阵清香拥路岐。” 宋 苏轼 《杨康功有石状如醉道士为赋此诗》:“海边逢 姑射 ,一笑微俯首。”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歌者素娟》曲:“铅华尽洗,南州琼树, 姑射 冰肌。” 清 张麟书 《早梅》诗:“梦寐难忘 姑射 姿,春山无伴每相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画龙点睛”、“掩耳盗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姑射的坏人。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标题看起来很吸引人,但实际上内容空洞,是个姑射之作。3. 高中生:这个公司的财务报告看起来很健康,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隐患,是个姑射的财务状况。
- 故事起源
- 姑射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故事中的姑射城墙被鲁仲连发现存在缺陷,这个故事被后人传颂,并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姑射”与“表面上如此,实际上并非如此”进行联系,形成记忆联想。此外,可以将故事情节与成语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姑射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姑射是一个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扶风县。据说在古代,姑射城有一座非常高的城墙,看起来非常坚固。然而,当时有一位名叫鲁仲连的兵器制造专家,他发现城墙的结构存在缺陷,虽然看起来很坚固,但实际上很容易被攻破。因此,姑射成为了一个表示表面上看似如此,实际上并非如此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