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卢橘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或警示别人要谨慎小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工作、学习、生活等。
- 例句
- 1. 他在做项目时太卢橘了,结果导致整个项目失败。2. 这个学生太卢橘了,老师交代的事情老是忘记。
- 基本含义
- 卢橘是一个形容人办事不谨慎、不小心而导致失败或损失的成语。
- 基本解释
◎ 卢橘 lújú
[loquat] 枇杷
卢橘杨梅次第新。——宋· 苏轼《惠州一绝》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成语,可以查阅成语词典或参考相关的故事和例句来加深理解。还可以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来增加对成语的熟悉度。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太卢橘了,把书包里的铅笔弄丢了。2. 初中生:他考试时太卢橘了,忘记带准考证,结果没能参加考试。3. 高中生:她在申请大学时太卢橘了,没注意截止日期,错过了报名。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卢橘这个成语。祝你学习进步!
- 故事起源
- 卢橘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汉书·董仲舒传》。据说,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家乡有一棵卢橘树,结了很多橘子。有一天,董仲舒不小心摘了一颗橘子,结果橘子掉落在地上摔破了。他非常后悔自己的不小心,于是用这个故事来警示人们要谨慎小心,避免类似的损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卢橘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摘橘子时不小心把橘子摔破了,然后他非常后悔自己的不小心,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卢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 详细解释
(1).金橘的别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序:“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2).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