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绵上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性格或行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温和、和蔼、不刚不柔的态度。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物体或事物的柔软、温和的特点。
- 例句
- 1. 他的性格绵上,总是待人和蔼可亲。2. 她的声音绵上,听起来非常柔和。
- 基本含义
- 形容柔软、柔和、不露锋芒。
- 基本解释
古地名。 春秋 晋 地。在今 山西省 介休县 东南四十里 介山 之下。公元前636年, 介之推 隐于 绵上 山中而死, 晋文公 求之不获,遂以 绵上 之田作为 介之推 的祭田。见《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与绵上相关的成语,如“绵里藏针”、“绵绵无绝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总是绵上的,从来不生气。2. 初中生:他的声音绵上,听起来很温柔。3. 高中生:她的性格绵上,待人和蔼可亲。4. 大学生:这幅画的色调绵上,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绵上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唐代有一位名叫王绵的文人,他的性格温和、和蔼可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后来,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柔软、温和的性格,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要记住绵上这个成语,可以将“绵”字和“柔软”联系起来,因为“绵”字在形状上有点像柔软的样子。而“上”字可以联想到高尚、优秀的意思。通过将这两个字的意义和形象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绵上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绵”和“上”。
- 详细解释
- 绵上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柔软、柔和,不露锋芒。它形容人或物的性质或风格温和,不强硬、不刚烈。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态度和蔼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