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见“ 匏尊 ”。
- 基本含义
- 指空洞而无用的言语或文章。
- 详细解释
- 匏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由葫芦制成。葫芦是一种中空的植物果实,因此匏樽指的是容器内部空洞无物,没有实际用途。成语“匏樽”借用了这个意象,比喻言辞空洞、毫无实质内容。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些空洞无物的言辞或文章时,可以使用“匏樽”来形容。
- 故事起源
- 匏樽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北山》中,其中有一句“匏樽之什兮,维南山之巅”,意为“匏樽的歌谣啊,就像南山的巅峰一样”。这句话形容了匏樽的空洞和无用,后来成为了成语“匏樽”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匏”和“樽”。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充满了空洞的词藻,简直就是一篇匏樽之作。2. 这篇文章虽然字数很多,但内容却是匏樽,没有任何实质。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想象一个葫芦,你打开它,里面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这个葫芦就像是匏樽一样,空洞无物。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成语相关的知识,可以学习《成语故事》等相关书籍,深入了解成语的来历和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写得太差了,简直就是一篇匏樽之作。2. 初中生:那个政客的演讲空洞无用,完全是匏樽之辞。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观点虚无缥缈,简直是一篇匏樽之论。4. 大学生:这个项目提出的计划太空洞了,完全是一份匏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