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匍匐的词语解释
匍匐的意思
拼音:pú fú    注音:ㄆㄨˊ ㄈㄨˊ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低下、卑微、谦卑等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种压力下低头屈服,或者形容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中非常低调和谦虚。
例句
1. 他在老板面前匍匐不起,一副谦卑的样子。2. 这只小狗匍匐着向主人求饶。
基本含义
指人或动物爬行的姿势,腹部贴着地面,四肢伸展。
基本解释

◎ 匍匐 púfú
(1) [belly]∶以腹贴地前进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巡逻兵在敌军炮火下匍匐过阵地
(2) [crawl]∶躯体贴地(像虫、蛇、 龟)缓慢爬行
匍匐前进
(3) [prostrate]∶使自己俯卧
匍匐在主子脚下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匍匐相关的成语,如“匍匐前行”、“匍匐不起”等。了解更多与谦卑、低姿态相关的成语,可以拓宽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猫在草地上匍匐前行,好像在找东西。2. 小学生:我做错了事情,感到非常抱歉,心里匍匐不起。3. 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匍匐不起,要勇敢面对。4. 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匍匐前行,要积极进取。通过学习这个成语,可以理解它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并且掌握一些记忆技巧和延伸学习的方法,帮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故事起源
成语“匍匐”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谷风》中。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草地上匍匐前行,形容他的卑微和谦卑。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卑微和谦虚。
英文翻译

1.(爬行) crawl; creep
2.(趴) lie prostrate; lie pron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或动物贴着地面,用手和膝盖作为支撑点,身体平躺在地上的样子,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或动物非常低姿态地前进或行动。
词语结构
匍匐是一个双音节成语,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
详细解释

(1).爬行。《诗·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朱熹 注:“匍匐,手足并行也。”《汉书·叙传上》:“昔有学步於 邯郸 者,曾未得其髣髴,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金川之战》:“二酋战慄无人色,匍匐而出。”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二章:“洞口外十几个敌人,都挟着大炸药包,继续向坑道口匍匐逼进。”
(2).谓倒仆伏地;趴伏。《礼记·问丧》:“孝子亲死,悲哀志懣,故匍匐而哭之。” 郑玄 注:“匍匐,犹颠蹷。” 汉 王逸 《九思·悯上》:“庇阴兮枯树,匍匐兮巖石。” 唐 元稹 《寄吴士矩》诗:“强起相维持,翻成两匍匐。”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 休勒 衣服破碎,头青脸肿,绳捆索绑,一下子被推在地上,匍匐在单于脚下。”
(3).比喻屈服,顺从。 秦牧 《花城·土地》:“那时候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使他们畏惧颤栗。” 巴金 《亡命》:“我每一想到蓝天的 意大利 ,想到匍匐在法西斯铁腕下的人民……我的整个心都要燃烧起来了。”
(4).尽力。《诗·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郑玄 笺:“匍匐,言尽力也。” 唐 柳宗元 《叔父殿中侍御史墓表》:“行军司马侍御史 韦重规 等,匍匐救助,事用无闕。” 宋 苏轼 《祭欧阳文忠公文》:“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救。” 清 魏源 《傅巡抚祠碑铭》:“其羞如何?匡我王服,紓难毁家,救民匍匐。”
(5).劳顿;颠沛。 宋 苏舜钦 《送韩三子华还家》诗:“ 子华 勇此行,东下甚匍匐,入门未及言,相向且慟哭。” 宋 文天祥 《集杜诗·杜大卿浒序》:“匍匐 淮 甸,卫护艰虞,忠劳备尽。” 王闿运 《陈景雍传》:“且 湖北 糜烂,再遇寇荼毒,羣吏匍匐气尽。”

近义词

爬行、膝行、蒲伏

(0)
诗文中出现“匍匐”的诗词

忆山送人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匍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馀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齧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馀日,泊舟事征鞍。

烂熳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轘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妨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馀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山,中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丈,强烈不可干。

馀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0)

青城行

坏山压城杀气黑,一夜京城忽流血。

弓刀合沓满掖庭,妃主喧呼总狼藉。

驱出宫门不敢哭,血泪满面无人色。

戴楼门外是青城,匍匐赴死谁敢停?

百年涵育尽涂地,死雾不散昏青冥。

英府亲贤端可怜,白首随例亦就刑。

最苦爱王家两族,二十馀年不曾出。

朝朝点数到堂前,每向官司求米肉。

男哥女妹自夫妇,腼面相看冤更酷。

一旦开门见天日,推入行间便诛戮。

当时筑城为郊祀,却与皇家作东市。

天兴初年靖康末,国破家亡酷相似。

君取他人既如此,今朝亦是寻常事。

君不见二百万家族尽赤,八十里城皆瓦砾。

白骨更比青城多,遗民独向王孙泣。

祸本骨肉相残贼,大臣蔽君尤壅塞。

至今行人不叹承天门,行人但嗟濠利宅!

城荒国灭犹有十仞墙,墙头密匝生铁棘。

(0)

答卢谌诗

厄运初遘,阳爻在六。乾象栋倾,坤仪舟覆。

横厉纠纷,群妖竞逐。火燎神州,洪流华域。

彼黍离离,彼稷育育。哀我皇晋,痛心在目。

天地无心,万物同涂。祸淫莫验,福善则虚。

逆有全邑,义无完都。英蕊夏落,毒卉冬敷。

如彼龟玉,韫椟毁诸。刍狗之谈,其最得乎。

咨余软弱,弗克负荷。愆衅仍彰,荣宠屡加。

威之不建,祸延凶播。忠陨于国,孝愆于家。

斯罪之积,如彼山河。斯衅之深,终莫能磨。

郁穆旧姻,嬿婉新婚。不虑其败,唯义是敦。

裹粮携弱,匍匐星奔。未辍尔驾,已隳我门。

二族偕覆,三孽并根。长惭旧孤,永负冤魂。

亭亭孤干,独生无伴。绿叶繁缛,柔条修罕。

朝采尔实,夕捋尔竿。竿翠丰寻,逸珠盈碗。

实消我忧,忧急用缓。逝将去矣,庭虚情满。

虚满伊何,兰桂移植。茂彼春林,瘁此秋棘。

有鸟翻飞,不遑休息。匪桐不栖,匪竹不食。

永戢东羽,翰抚西翼。我之敬之,废欢辍职。

音以赏奏,味以殊珍。文以明言,言以畅神。

之子之往,四美不臻。澄醪覆觞,丝竹生尘。

素卷莫启,幄无谈宾。既孤我德,又阙我邻。

光光叚生,出幽迁乔。资忠履信,武烈文昭。

旌弓骍骍,舆马翘翘。乃奋长縻,是辔是镳。

何以赠之,竭心公朝。何以叙怀,引领长谣。

(0)

咏古

桃李艳春日,松析黯无光。

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风云一朝变,天地为苍苍。

有明盛坛坫,七子互腾骧。

牛耳执王李,才高气愈扬。

仰视高秦汉,府窥藐宋唐。

指挥籍湜辈,匍匐邾莒行。

震川老举子,茅屋荒江旁。

言招故生徒,讲学称先王。

势焰固不敌,名声讵相当。

云何百世下,中天吐寒芒。

古今几作者,身晦道乃昌。

祧祔有定论,翕赫安可常。

(0)

游狮子林作歌

佛伸手化五狮子,偶然游戏到吴市。

五百年来僵不起,至今崭然成石矣。

我来摄衣登其巅,奇奇怪怪言难传。

五覆五反看不足,九上九下游未全。

地既弯环学盘谷,水亦曲折成斜川。

可笑吾侪竟如蚁,乃于九曲珠中穿。

书生立论怕随俗,偏向美中求不足。

虽然山势喜空灵,未免游踪愁偪促。

蛇行匍匐伍出关,鱼贯攀援邓入蜀。

昌黎有言我能诘屈自世间,何肯低头入山腹。

石兄闻而笑,君言何謷謷。

米颠所见一拳耳,相对必具笏与袍。

何况千岩万壑罗堂坳,非止片石堪论交。

请君来此一平视,早巳游遍东岱西华北恒南霍中嵩高。

君曾饱看新安大好之山水,又曾驱车远度秦函殽。

试向此中寻取旧游处,一丘一壑无能逃。

更比壶公缩地好,翻笑愚叟移山劳。

纵不敢下垂伯睯务人足,似亦宜稍折元章居士腰。

吾闻石言亦点首,凭栏啜茗不嫌久。

坐听邻寺斋钟鸣,疑是林间狮子吼。

(0)

四知篇·其一新都汪司马伯玉

粤惟汉元封,司马两当轴。

宇宙皆文章,千载被芬馥。

明德洪唐虞,朝举十六族。

娄江洎新都,一网尽推毂。

弇州既龙奋,太函亦虎伏。

白昼临高台,狂歌击燕筑。

是时西曹彦,年少四五六。

诗篇甚张皇,文事稍局促。

丈夫志万古,不朽宁案牍。

经天纬地业,九代丧空谷。

英雄倏相遇,群起赴秦鹿。

上驷谁先登,遗编在斑竹。

丘坟并典索,乙夜朗披读。

列庄孟荀韩,檀左吕公谷。

先秦数作者,鞭弭恣驰逐。

当其神理辏,罔顾毫颖秃。

穹碑峙山陵,巨碣控河渎。

馀事拈风骚,不胫走遐隩。

烟涛涨渤澥,英声振獯鬻。

腾身上将坛,号令鬼神哭。

追奔极穷岛,蛟蜃碎屠戮。

华铭勒居胥,京观自天筑。

八翼摩丹阍,上谒九州牧。

帝命总六师,长城倏如矗。

大纛巡边疆,军吏道匍匐

安危系中外,闽楚遍尸祝。

功成戒盛满,洞霄乞微禄。

戏彩娱高堂,孙枝竞蹙鞠。

仙人凤与麟,园居各洗沐。

居公季孟间,岁寒订松菊。

制作频赓酬,缄裁递往复。

交亲剧杵臼,调洽迥敔柷。

沾沾问兰阴,笑我甘韫椟。

相逢武林道,倾盖洞肝腹。

宛若平生欢,坐久屡更仆。

床头出双剑,光焰凛霜镞。

感公思缠绵,囊底叩馀蓄。

花生七百字,草坠三十幅。

公时奋苍髯,誇我才万斛。

眇论开醍醐,清言佐饘粥。

乘兴过弇山,诸峰插平陆。

仙翁绝顶下,执手道寒燠。

黄池挟日饮,代兴话濠濮。

巧匠无旁观,良工有预卜。

三人坐丙夜,相亲互以目。

曾参唯曷疑,季路诺庸宿。

含悽别英风,衣袂尽渗漉。

回瞻缥缈云,广厦遽倾覆。

轻舟发严滩,白榆讯孤独。

儿童若走卒,竞指司马屋。

公也闻余来,倾筐倒庋簏。

将余入后堂,明妆照罗縠。

椎牛擘黄熊,舆儓厌梁肉。

吴生歌落梅,谢生辨幽菽。

凭陵屋如椽,东归记草木。

五噫序穷愁,孤愤志幽鞠。

鸿章过十馀,晨夕骤登录。

睊睊啖名子,艺苑对颦蹙。

余也百八章,呻吟亦成轴。

河梁迄挥手,泪眼暮簌簌。

寥天仅一柱,灵光镇大麓。

将偕石羊君,吾里永辟谷。

胡然跨飞鲸,倏尔残妖鵩。

空观疑地文,神游恍天禄。

当年读书台,阑干长苜蓿。

名已擅八荒,声犹借四服。

良哉副墨子,百代称郁郁。

惟公晚遇余,盟契匪碌碌。

乾坤失遗老,病骨祇盈掬。

举头拘翼宫,钧天醉秦穆。

山香舞未竟,飞花堕如蹴。

知公究净业,不受转轮福。

追随无量寿,永劫住西竺。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