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余址的词语解释
余址的意思
拼音:yú zhǐ    注音:ㄧㄩˊ ㄓㄧˇ
使用场景
余址一般用于描述人死后留下的房屋。它可以用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怀念之情,也可以用来形容生者对死者所留下的住宅的珍视和维护。
例句
1. 他去世后,家人将他的住宅保留下来,称之为余址。2. 这座古老的庙宇是明代留下的余址。
基本含义
余址指的是人死后留下的住宅或房屋。
基本解释

残留的基址;遗址。《文选·潘岳<西征赋>》:“擢百寻之层观,今数仞之餘址。” 吕延济 注:“ 豫章观 其高百寻,至今倾坏,只有数仞餘址也。” 唐 张九龄 《登古阳云台》诗:“ 楚国 兹故都, 兰臺 有餘址。”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死亡和丧葬的习俗,以及其他与房屋相关的成语,如“移花接木”、“居安思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说过一个成语叫余址,意思是人死后留下的房子。2. 初中生:我家附近有座古老的庙宇,是明代留下的余址。3. 高中生:他去世后,家人将他的住宅保留下来,作为纪念,称之为余址。
故事起源
余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刺客列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刺客黄歇刺杀秦始皇后,杀后自杀未遂,被秦始皇抓住后,黄歇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到牵连,选择自杀。黄歇的家人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住宅保留下来,称之为“余址”。
记忆技巧
可以将“余址”与“留下的住宅”进行联想,形象地想象一个人死后留下的房屋,用以帮助记忆。
词语结构
主谓结构,由名词“余”和名词“址”组成。
详细解释
余址是由“余”和“址”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余”表示剩余、留下的意思,“址”表示住所、房屋的意思。余址指的是人死后留下的住宅或房屋。
(0)
诗文中出现“余址”的诗词

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

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

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

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

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

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

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

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

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0)

过劳劳亭

一望斜阳起暮烟,荒亭余址草连天。

骊歌久已消官道,断碣空存纪晋年。

入眼江花伤过客,怀人春酒满离筵。

依依尚有长堤柳,几处临风倍黯然。

(0)

予作归鴈亭於滑州後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鴈初南翔。
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鴈北飞声肃肃。
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
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
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自南北。
台倾余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
东州太守诗尤美,组织文章烂如绮。
长篇大句琢方石,一日都城传百纸。
我思古人无不然,慷慨功名垂百年。
沉碑身後念陵谷,把酒泣下悲山川。
一时留赏虽邂逅,後世传之因不朽。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