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筑墙 zhùqiáng
[wall] 设置一道墙或用墙掩蔽
- 基本含义
- 指用砖石、土块等建造起来的围墙。
- 详细解释
- 筑墙是指用砖石、土块等材料建造起来的围墙。这个成语也有引申义,指通过固守原则、立下障碍等方式来限制或阻止某种事物的发展。
- 使用场景
- 筑墙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个组织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他人的行动或阻止某种事物的发展。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被固定在某个观点上,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或改变。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齐策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个人名叫鲍牧,他曾经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非常聪明,经过努力学习,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政治家。有一次,鲍牧去参观了赵国的城墙,他对城墙的坚固和巨大感到非常震撼,并且意识到,只有通过建造坚固的城墙,才能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于是,他回到齐国后,提出了“筑墙”的观点,主张通过建造坚固的城墙来保护齐国的安全。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成语“筑墙”。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筑”和宾语“墙”组成。
- 例句
- 1. 他们在边境筑起了一堵高墙,以阻止非法移民的进入。2. 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来筑墙,限制外国资本的进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筑墙”与建造、限制等概念联系起来,形成关联记忆。例如,想象一个人在用砖石、土块等材料建造起来的围墙,同时想象围墙限制了人们的行动,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筑墙”相关的成语,如“画地为牢”、“堵塞漏洞”等,以扩大对相关主题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游戏里筑起了一堵高高的墙,保护我们的基地。2. 初中生:政府为了保护环境,筑起了一道生态墙,阻止了污染物的扩散。3. 高中生:一些国家通过贸易壁垒来筑墙,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