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听力非常好,能够迅速听到并辨别声音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人的观察力敏锐,能够从细微的细节中察觉到问题。
- 例句
- 1. 他的耳剽让他能够听到很远的声音。2. 她的耳剽使她能够从人群中听到细微的声音。
- 基本含义
- 形容听力敏锐,能够轻易辨别声音的优势。
- 基本解释
◎ 耳剽 ěrpiāo
[hearing information] 指耳闻所得
亦且耳剽日久。——《汉书》
而敬亭耳剽口熟。——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听力相关的成语,如“耳濡目染”、“耳聪目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耳剽,可以听到老师讲话的声音。2. 初中生:他的耳剽让他能够听到考试时同学传递的答案。3. 高中生:她的耳剽使她能够听到教室外的窃窃私语。
- 故事起源
- 关于“耳剽”的具体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这个成语的形象描写和意义都与人的听力敏锐相关。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耳剽”与“耳朵剽悍”联想,表示耳朵非常敏锐,能够轻松辨别声音。
- 词语结构
- 耳剽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结构,形容词“耳”表示耳朵,动词“剽”表示敏锐、机警。
- 详细解释
谓仅凭耳闻所得,犹如窃取。《汉书·朱博传》:“廷尉本起於武吏,不通法律,幸有众贤,亦何忧!然廷尉治郡断狱以来且二十年,亦独耳剽日久,三尺律令,人事出其中。” 颜师古 注:“剽,劫也,犹言行听也。” 唐 刘禹锡 《楚望赋》:“非耳剽以臆説兮,固幽永而纵观。” 宋 沉作喆 《寓简》卷六:“今人有蓄书画者,往往耳剽不识真,所藏未必善。” 严复 《救亡决论》:“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於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餘,於其实际,从未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