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李猫的词语解释
李猫的意思
拼音:lǐ māo    注音:ㄌㄧˇ ㄇㄠ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那些虚伪、狡猾的人,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例句
1. 小明平时对大家笑呵呵的,可是背地里却是个李猫。2. 这个人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心思可比李猫还多。
基本含义
形容人虚伪、狡猾,表面上装得很好看,实际上心机深重。
基本解释

(1). 唐 李义府 的外号。《旧唐书·李义府传》:“ 义府 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故时人言 义府 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明 王世贞 《鸣凤记·世蕃奸计》:“笑里藏刀胜 李猫 ,偏宜相府为爪牙。”
(2). 唐 李林甫 的外号。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荒唐·章惇为猫》:“ 林甫 口蜜腹剑,谓之‘李猫’。”
(3). 南唐 李德来 的外号。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咏戏具》“二 李 当年应媿尔”原注:“ 唐 李义府 、 南唐 李德来 俱号‘李猫’。”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晋朝的历史和文化,以加深对“李猫”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李猫是一个很坏的猫,它总是偷吃主人的食物。2. 初中生:这个人看起来很友好,但我觉得他可能是个李猫。3. 高中生:她平时表现得很好,但我觉得她是个李猫,不可信任。
故事起源
李猫的故事源自古代中国的晋朝。
记忆技巧
将“李猫”与虚伪、狡猾的人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想象一只看似可爱的猫却在偷吃食物的场景来记忆。
词语结构
李猫是一个二字成语,由姓氏“李”和动物名“猫”组成。
详细解释
李猫源自《晋书·王济传》中的故事。相传晋朝时,有一只名叫李猫的猫,它外表可爱,但实际上却常常偷吃主人的食物。后来,人们就用“李猫”来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很好,实际上心机深重的人。
(0)
诗文中出现“李猫”的诗词

黄连篇

黄连苦于瞻,我服甘如饴。

非不知甘苦,治病更独宜。

因恩仲尼有明命,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逆耳之言□□□。

圣人闻之能顺应,转奢为俭□为敬。

官壶肃清,海宇安靖。

伤哉曲江相去李猫来,青骡远狩悲风埃。

伤哉司马镌各相章蔡,五国城荒双辇迈。

吁嗟往事无不然,远臣稽首苍苍天,援毫敬写黄连篇。

(0)

兰竹图

张曲江,宋广平,堂堂志业竟无成,李猫半世握权衡。

司马公,程明道,道崇圣学空自好,獾郎引拟排诸老。

何须卷舌吟呜呜,试看荆榛兰竹图。

荆榛上耸高于石,兰竹空缘石之侧。

(0)

玄明宫行

君不见玄明宫中积金碧,云是权珰结真宅。

贝阙凭陵上帝居,彤台照耀长安陌。

雕龙铸虎歘飞动,至今赤日风云黑。

崖壑天开朔漠摇,鲸鲵日吼沧溟仄。

探奇秪见灵怪集,矫首翻诧星辰迫。

西国只园应渺茫,六朝萧寺空千百。

白龙胡为作鱼泣,想尔当年势辉赫。

土木经营动四方,珍奇联络来重译。

分明造化出其手,左挥右霍何不得。

欲将燕市作蓬山,便有神人为驱石。

奸雄到死竟不悟,骄奢之末无终极。

气数相乘可自由,李猫赵鹿空回头。

君不见大市街头权倖路,古来齑粉谁曾收。

(0)

沁园春·其四寄寿平左江

昔在南台,谩骂董龙,疏弹李猫

为灯笼锦事,不宽彦博,南山集序,几累灵皋。

朱凤落南,红狼屡北,战胜归来血洗刀。

蛮姬巧,把南征俊句,绣上弓韬。左江群盗如毛。

看竞事春农兵气销。

道昔为哥弟,硎牲歃血,今依父母,骑象吹箫。

韩固无双,范惟有一,余子谁当一世豪。

归须早,坐老夫横榻,细说藤徭。

(0)

课儿联·其三七九

直谏尊刘虎;奸谋笑李猫

(0)

张丞相祠·其二

张相新祠何处寻,梅花岭上最高岑。

云封一室藏金鉴,泉滴层阶奏玉琴。

后世竞传开路迹,当时未尽补天心。

李猫耸耳青骡远,独立西风慨古今。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