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佛教语。谓修持之心退转。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一旦退心,於理邀矣。”《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王既求闻不退心,日夜搥鐘兼击鼓。”参见“ 退转 ”。
(2).后退之心。《宋书·武帝纪上》:“我一得入 峴 ,则人无退心。驱必死之众,向怀贰之虏,何忧不剋?”《三国演义》第四一回:“ 云 并无半点退心,只顾往来寻觅,但逢百姓,便问 糜夫人 消息。”
- 基本含义
- 指人心背离正道、放弃正义、背叛信仰。
- 详细解释
- 退心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退”和“心”。其中,“退”意为背离、放弃,表示人的思想、行为偏离正道;“心”指人的内心、思想。退心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背离正道,放弃正义,背叛自己的信仰。
- 使用场景
- 退心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内心背离正义,背叛自己的信仰。可以用来评价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背离道德原则的人。
- 故事起源
- 退心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做田忌的将军,他常常与赵国的骏马比赛。一次,田忌的马都是普通马,而赵国的马都是优秀的骏马。田忌想出了一个计策,他让自己的马故意落后,然后突然加速,最后一跃而过,取得了胜利。这一战的胜利让田忌备受赞扬,但有个人却对他心生不满,那就是他的朋友孙膑。孙膑觉得田忌的做法不光彩,背离了正义,于是他对田忌说:“你这样做是退心,背离了正道。”从此,退心成为了一个用来形容背离正义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表示人的内心背离正道。
- 例句
- 1. 他为了个人利益,竟然背离了自己的信仰,真是退心至极。2. 那个政治家为了权力,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完全退心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退心”这个成语与一个人背离正义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强烈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原本正直的心被扭曲成了一个倒退的心脏,象征着他的内心背离了正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义、背离信仰相关的成语,如“背信弃义”、“狗心狗肺”等,可以加深对这些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抄作业的行为是退心的,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2. 初中生:为了赚钱,他放弃了自己的梦想,真是退心至极。3. 高中生: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完全退心了,背离了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