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闲汉”。无正当职业,以帮闲为生的人;游手好闲之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更有百姓入酒肆,见子弟少年辈饮酒,近前小心供过使令,买物命妓,取送钱物之类,谓之闲汉。”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闲人》:“又谓之‘閒汉’,凡擎鹰、架鷂、调鵓鸽、斗鵪鶉、斗鷄、赌扑落生之类。”《儒林外史》第二八回:“ 阿三 前走,后面跟了一个闲汉,挑了一担东西,是些三牲和些银锭、纸马之类。”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狗们在大道上配合时,常有闲汉拿了木棍痛打。”
- 基本含义
- 指懒散闲暇的人。
- 详细解释
- 闲汉是由“闲”和“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闲”指的是没有事情做、懒散的状态;“汉”是指男子。闲汉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务正业,没有实际行动和负责任的态度。
- 使用场景
- 闲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懒散不努力,没有目标或责任感,经常无所事事的状态。可以用来批评或嘲笑某人不思进取、不努力工作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闲汉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有一个人非常懒散,整天无所事事,连吃饭都要别人喂。有一天,他听说有人在河边挖金子,于是他也去了。但他只是坐在河边看别人挖。过了一会儿,他看到别人挖到金子了,于是他也伸手过去想要拿。结果,他只是抓了一把沙子,却以为自己也挖到了金子。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懒散闲暇的人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真是个闲汉。2. 不要成为一个闲汉,要努力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闲散的汉子”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懒散的男子,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和责任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懒散、不努力相关的成语,如“懒汉”、“无所事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只知道玩游戏,真是个闲汉。2. 初中生:她从来不做作业,总是无所事事,简直是个闲汉。3. 高中生:他一直懒散不努力,考试成绩一直不好,真是个闲汉。4. 大学生:他整天只知道打游戏,不思进取,真是个闲汉。5. 成年人:他工作没有责任感,整天无所事事,简直是个闲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