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易·剥》:“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王弼 注:“君子居之,则为民覆荫,小人用之,则剥下所庇也。” 孔颖达 疏:“君子得舆者,若君子而居此位,能覆荫於下,使得全安。是君子居之,则得车舆也。”后人遂以“得舆”喻得获庇荫。 清 钱谦益 《明故光禄大夫谥文穆成公神道碑》:“当余之被放,而公亦在北也,朝右之倚公者,以抱蔓为忧。及公之登用,功见而言立也,朝右之惜余者,或以得舆为喜,公既不久中书,余遂长錮党籍。”
- 基本含义
- 获得名誉和声望
- 详细解释
- 得舆是一个表示获得名誉和声望的成语。舆指的是由人们携手抬着的轿子,舆车是古代贵族出行时的交通工具,象征着权力和地位。得舆意味着被人们抬在轿子上,代表着获得了名誉和声望。
- 使用场景
- 得舆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功绩或成就而受到赞扬和尊重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了高度认可和重视。
- 故事起源
- 得舆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传说。相传,战国时期的齐国有一位名叫孟尝君的贵族。孟尝君是齐国的重臣,他勤政爱民,深得国王的宠爱。有一天,孟尝君因为他在政务上的出色表现,被国王赐予了一辆豪华的舆车,并让人们抬着他游街示众,以示对他的赞赏和尊重。从此以后,得舆成为了形容获得名誉和声望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得舆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得”和“舆”。
- 例句
- 1. 他凭借自己的创新理念和卓越成就得舆于世。2. 她因为在艺术领域的突出表现而得舆于众。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得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豪华的舆车上,被众人抬着游街,获得了名誉和声望。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名誉和声望相关的成语,如“名扬四海”、“声名狼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级中得舆于众,因为他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2. 初中生:她因为在学术竞赛中获得冠军而得舆于校园。3. 高中生:他凭借他的音乐才华和演唱实力,得舆于音乐界。4. 大学生:她因为在科研领域的突出贡献而得舆于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