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钓鱼时坐的岩石。 北周 明帝 《贻韦居士诗》:“坐石窥仙洞,乘槎下钓磯。” 唐 赵嘏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诗:“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遶钓磯。” 宋 陆游 《晚春感事》诗:“幽居自喜浑无事,又向湖阴坐钓磯。” 清 杜濬 《送友》诗之一:“送客停橈傍钓磯,江风初起浪花稀。”
- 英文翻译
1.[书] a rock projecting over the water for angling
- 基本含义
- 比喻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
- 详细解释
- 钓矶是由“钓”和“矶”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钓是指用鱼钩钓鱼的动作,矶是指在江河湖海中突出的石块。钓矶的意思是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 使用场景
- 钓矶一词常用于形容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可以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或人际关系中,通过巧妙的手段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了一个关于钓矶的故事。故事中,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田文王想要通过巧妙的方法将秦国国君嬴政引诱到齐国。他派遣使者前往秦国,向嬴政提出了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逐渐引起了嬴政的兴趣。最终,田文王成功地将嬴政引诱到了齐国,实现了自己的目的。这个故事成为了钓矶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主体结构为“钓矶”,其中“钓”是动词,“矶”是名词。
- 例句
- 1. 他用巧妙的言辞钓矶,成功说服了对方。2. 她善于钓矶,总能找到别人的软肋。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钓矶”与钓鱼的场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巧妙地使用鱼钩钓鱼的情景,将鱼钩比喻为巧妙的方法,将鱼儿比喻为他人,这样就能够记住“钓矶”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钓矶”相关的成语,如“钓鱼得利”、“钓鱼执法”等。这些成语都与钓鱼有关,都可以用来形容用巧妙的方法引诱或引导别人。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巧妙的方法钓矶,让同学们都听从他的安排。2. 初中生:她善于钓矶,总能找到别人的弱点,从而获得利益。3. 高中生:老师用巧妙的引导方式钓矶,让我们对知识更加感兴趣。4. 大学生:他通过钓矶的手段,成功地说服了公司领导,实现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