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蚕丝与粟米。《北史·徐遵明传》:“﹝ 遵明 ﹞颇好聚歛,与 刘献之 、 张吾贵 皆 河 北聚徒教授,悬纳丝粟,留衣物以待之,名曰影质,有损儒者之风。”
(2).比喻极小或极少。 唐 罗隐 《谗书·杂说》:“然珪璧者,虽丝粟玷纇,人必见之,以其为有用之累也。”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杂徵馀论》:“若夫杂课除有额徵,未敢少宽丝粟。”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细小、微弱。
- 详细解释
- 丝和粟都是很小的东西,丝指的是丝线,粟指的是小米。丝粟合在一起形容非常细小、微弱的事物。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细小微弱的声音、光线、力量等。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五蠹》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韩非子有一次到一家饭店吃饭,他听见一个人在饭店后面的厨房里吃饭,但是声音非常细小,几乎听不见。韩非子对饭店的主人说:“你的饭店很好,连吃饭的声音都听不见。”饭店主人听后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改进了厨房的环境,使吃饭的声音能够传到客人的耳朵里。从此以后,“丝粟”成为了形容细小微弱的事物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例句
- 1. 她的声音像丝粟一样轻柔。2. 那个小孩的力气可真是丝粟啊,连个门都推不开。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丝粟”想象成一根细细的丝线和一粒小米,形象地表示细小微弱的意思。可以通过与细线和小米相关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细小微弱相关的成语,例如“细微末节”、“细水长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蜘蛛丝是丝粟。2. 小学生:夜晚的星光是丝粟。3. 初中生:他的声音像丝粟一样细小。4. 高中生:这个电子产品的功耗非常丝粟。5. 大学生:这场比赛的胜负取决于丝粟般微弱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