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晋书·陶侃传》:“﹝ 侃 ﹞尝课诸营种柳,都尉 夏施 盗官柳植之於己门。 侃 后见,驻车问曰:‘此是 武昌 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 施 惶怖谢罪”。后泛称杨柳为“武昌柳”。 唐 孟浩然 《泝江至武昌》诗:“行看 武昌 柳,髣髴映楼臺。” 唐 李商隐 《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诗:“缘忧 武昌 柳,遂忆 洛阳 花。”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席上留别》词:“折尽 武昌 柳,掛席上 瀟湘 。”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才情出众,有文采。
- 详细解释
- 武昌柳是由“武昌”和“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武昌是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个地名,而柳则是指柳树。柳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有着柔韧的枝条和婀娜多姿的形态。因此,武昌柳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才情出众,有着出色的文学才华和艺术表现力。
- 使用场景
- 武昌柳通常用来形容有文采的人,特别是在文学、艺术等领域有出色表现的人。可以用来夸奖他人的才华,或者用来形容自己的文学艺术能力。
- 故事起源
- 武昌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唐代,有一位名叫白居易的文学家,他的才华被誉为“武昌柳”。白居易的诗文写得非常出色,被人们广泛传颂。因此,后来人们就用“武昌柳”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 词语结构
- 武昌柳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武昌”是地名,而“柳”是柳树的意思。
- 例句
- 1. 他的文章真是像武昌柳一样,优美动人。2. 她的诗歌写得像武昌柳一样,引人入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武昌柳”与湖北省武汉市的地理位置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棵优美的柳树在武汉的武昌区盛开,代表着才情出众的人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杰出表现。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文学和艺术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和散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画画真像武昌柳一样,色彩鲜艳,栩栩如生。2. 初中生:他的演讲稿写得像武昌柳一样,文采飞扬,令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他的音乐作品就像武昌柳一样,充满了情感和创意。4. 大学生:她的论文写得像武昌柳一样,逻辑严密,观点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