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上达的词语解释
上达的意思
拼音:shàng dá    注音:ㄕㄤˋ ㄉㄚˊ
使用场景
上达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的优秀表现,比如在学术、事业、艺术等方面。可以用于称赞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也可以用于自我鞭策,激励自己在某个领域努力上升。
例句
1. 他在学术界上达到了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当代科学界的泰斗。2. 她在音乐方面上达了很高的水平,成为了一位国际知名的钢琴家。
基本含义
指在地位、能力、学问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处于上乘地位。
基本解释

◎ 上达 shàngdá
(1) [reach the higher authorites]∶向上报告
下情上达
(2) [know virtue]∶通晓德义
君子上达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上达”相关的成语,比如“高人一筹”、“超群绝伦”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修辞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班里上达了第一名,得到了老师的表扬。2. 初中生:她在舞蹈方面上达了很高的水平,获得了多个比赛的冠军。3. 高中生:他在科学研究领域上达了很高的成就,被多个大学录取并提供奖学金。4. 大学生:她在创业领域上达了很高的地位,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5. 成年人:他在职场上达到了很高的职位,成为了公司的高级经理。
故事起源
上达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诗经·齐风·硕人》中,原句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其中“硕人”指的是地位高、能力强的人,“衣锦褧衣”表示他的衣服华丽而且品质上乘。后来,人们用“上达”来代指这样的人。
英文翻译

1.reach the higher authorities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高山上,俯瞰着整个世界,表示他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地位和成就。
词语结构
上达是一个动宾短语,由“上”和“达”两个字组成。其中,“上”表示高、卓越的意思,“达”表示到达、达到的意思。
详细解释

(1).古谓士君子修养德性,务求通达于仁义。《论语·宪问》:“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邢昺 疏:“言君子小人所晓达不同也。本为上,谓德义也;末为下,谓财利也。言君子达于德义,小人达于财利。” 康有为 《大同书》丙部:“立法者将以导人以上达,则人争向上而为义。”
(2).谓上知天命。《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邢昺 疏:“下学而上达者,言已下学人事,上知天命。”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命固不必问,然上达之士,能安时处顺,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测。” 明 唐龙 《正学书院续记》:“夫遵下学之轨者,宏上达之用,执养正之要者,崇作圣之基。”
(3).上进,向上发展。 宋 朱熹 《李先生行状》:“其后, 熹 获从先生游,每一去而復来,则所闻必益超絶,盖其上达不已,日新如此。” 鲁迅 《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但我以为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
(4).谓下情达于君上。《荀子·成相》:“中不上达,蒙揜耳目、塞门户。”《新唐书·魏征传》:“在 贞观 初,遇下有礼,羣情上达。” 燕谷老人 《续孽海花》第四三回:“倒不如拟一个説帖……请他们代奏,倒也不能不上达的。”

(0)
诗文中出现“上达”的诗词

咏怀·其七十七

昔有神仙士,乃处射山阿。

乘云御飞龙,嘘噏叽琼华。

可闻不可见,慷慨叹咨嗟。

自伤非俦类,愁苦来相加。

下学而上达,忽忽将如何!

(0)

训蒙绝句.下学上达

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

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0)

成相杂辞

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

如瞽无相何伥伥。请布基。慎圣人。

愚而自专事不治。主忌苟胜。群臣莫谏必逢灾。

论臣过。反其施。尊主安国尚贤义。拒谏饰非。

愚而上同国必祸。曷谓罢。国多私。

比周还主党与施。远贤近谗。忠臣蔽塞主势移。

曷谓贤。明君臣。上能尊主爱下民。主诚听之。

天下为一四海宾。主之孽。谗人达。

贤能遁逃国乃蹶。愚以重愚。暗以重暗成为桀。

世之灾。妒贤能。飞廉知政任恶来。卑其志意。

大其园囿高其台。武王怒。师牧野。

纣卒易乡启乃下。武王善之。封之于宋立其祖。

世之衰。谗人归。比干见刳箕子累。武王诛之。

吕尚招麾殷民怀。世之祸。恶贤士。

子胥见杀百里徙。穆公得之。强配五伯六卿施。

世之愚。恶大儒。逆斥不通孔子拘。展禽三绌。

春申道缀基毕输。请牧基。贤者思。

尧在万世如见之。谗人罔极。险陂倾侧此之疑。

基必施。辩贤罢。文武之道同伏戏。由之者治。

不由者乱何疑为。凡成相。辩法方。

至治之极复后王。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祥。

治复一。修之吉。君子执之心如结。众人贰之。

谗夫弃之形是诘。水至平。端不倾。

心术如此象圣人。□而有势。直而用曳必参天。

世无王。穷贤良。暴人刍豢仁人糟糠。礼乐灭息。

圣人隐伏墨术行。治之经。礼与刑。

君子以修百姓宁。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

治之志。后势富。君子诚之好以待。处之敦固。

有深藏之能远思。思乃精。志之荣。

好而一之神以诚。精神相反。一而不贰为圣人。

治之道。美不老。君子由佼以好。下以教诲子弟。

上以事祖考。成相竭。辞不蹶。君子道之顺以达。

宗其贤良辩其殃孽□□□。请成相。道圣王。

尧舜尚贤身辞让。许由善卷。重义轻利行显明。

尧让贤。以为民。汜利兼爱德施均。辩治上下。

贵贱有等明君臣。尧授能。舜遇时。

尚贤推德天下治。虽有贤圣。适不遇世孰知之。

尧不德。舜不辞。妻以二女任以事。大人哉舜。

南面而立万物备。舜授禹以天下。

尚德推贤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亲贤者予。

禹劳心力。尧有德。干戈不用三苗服。举舜圳亩。

任之天下身休息。得后稷。五谷殖。

夔为乐正鸟兽服。契为司徒。民知孝弟尊有德。

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逐共工。北决九河。

通十二渚疏三江。禹傅土。平天下。

躬亲为民行劳苦。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

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

十有四世乃有天乙是成汤。天乙汤。论举当。

身让卞随举牟光。□□□□道古贤圣基必张。

□□□。愿陈辞。世乱恶善不此治。隐讳疾贤。

良由奸诈鲜无灾。

患难哉阪为先圣知不用愚者谋。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何觉时。不觉悟。不知苦。

迷惑失指易上下。忠不上达。蒙掩耳目塞门户。

门户塞。大迷惑。悖乱昏莫不终极。是非反易。

比周期上恶正直。正直恶。心无度。

邪枉辟回失道途。已无邮人我独自美岂无故。

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反覆言语生诈态。人之态。不如备。

争宠疾贤利恶忌。妒功毁贤。下敛党与上蔽匿。

上壅蔽。失辅势。任用谗夫不能制。郭公长父之难。

厉王流于彘。周幽厉。所以败。不听规谏忠是害。

嗟我何人。独不遇时当乱世。欲对衷。言不从。

恐为子胥身离凶。进谏不听。刭而独鹿弃之江。

观往事。以自戒。治乱是非亦可识。

□□□□托于成相以喻意。请成相。言治方。

君论有五约以明。君谨守之。下皆平正国乃昌。

臣下职。莫游食。务本节用财无极。事业听上。

莫得相使一民力。守其职。足衣食。

厚薄有等明爵服。利往卬上。莫得擅与孰私得。

君法明。论有常。表仪既设民知方。进退有律。

莫得贵贱孰私王。君法仪。禁不为。

莫不说教名不移。修之者荣。离之者辱孰它师。

刑称陈。守其银。下不得用轻私门。罪祸有律。

莫得轻重威不分。请牧祺。用有基。

主好论议必善谋。五听循领。莫不理续主执持。

听之经。明其请。参伍明谨施赏刑。

显者必得隐者复显民反诚。言有节。稽其实。

信诞以分赏罚必。下不欺上。皆以情言明若日。

上通利。隐远至。观法不法见不视。耳目既显。

吏敬法令莫敢恣。君教出。行有律。

吏谨将之无铍滑。下不私请。各以所宜舍巧拙。

臣谨修。君制变。公察善思论不乱。以治天下。

后世法之成律贯。

(0)

赵仲礼示达庵唱酬次韵

旭旦群阴豁,春阳万壑融。

八荒双眼界,千圣一家风。

不必寻玄妙,宁须泥苦空。

本来无见解,何处觅神通。

谷粟饥为药,雷霆听或聋。

鸢鱼均自适,虎鼠竟谁雄。

轩冕因时贵,箪瓢有命穷。

诗书休发冢,谈笑任关弓。

陶令琴三弄,徐公酒一中。

浮云容易改,明月古今同。

上达真无累,纤瑕早自攻。

论心逢益友,刮目庆新功。

台阁须公子,山林付老翁。

岁寒寻此话,一笑烛湖东。

(0)

题道宗上人十韵

如来说偈赞,菩萨著论议。

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

一音无差别,四句有诠次。

欲使第一流,皆知不二义。

精洁沾戒体,闲淡藏禅味。

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

旁延邦国彦,上达王公贵。

先以诗句牵,后令入佛智。

人多爱师句,我独知师意。

不似休上人,空多碧云思。

(0)

同白二十二赠王山人

爱名之世忘名客,多事之时无事身。

古老相传见来久,岁年虽变貌常新。

飞章上达三清路,受箓平交五岳神。

笑听鼕鼕朝暮鼓,只能催得市朝人。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