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得体的词语解释
得体的意思
拼音:dé tǐ    注音:ㄉㄜˊ ㄊㄧˇ
基本解释

[释义]
(形)(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恰如其分。
[构成]
动宾式:得|体
[例句]
穿戴很得体。(作谓语)得体的话。(作定语)

近义词

多礼

反义词

失礼

详细解释

◎ 得体 détǐ
[appropriate] 言行恰到好处;恰当
话讲得很得体
语本《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 孔颖达 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与身分相称。后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旧唐书·吕元膺传》:“ 元膺 学识深远,处事得体,正色立朝,有臺辅之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四六名对》:“则属辞比事,固宜警策精切,使人读之激卬,讽味不厌,乃为得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这两包东西拿在手里, 陶阿毛 感到合适而又得体。”

基本含义
得体指言行得当,合乎情理,得宜,不失礼仪和规矩。
使用场景
得体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合宜,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例如在商务会议、宴会、聚会、正式场合等,都需要表现出得体的态度和举止。
故事起源
得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规矩,认为只有遵守礼仪规范的人才是得体的人。因此,得体这个成语形成并流传至今。
词语结构
得体是由形容词“得”和名词“体”组成的。其中,“得”表示得宜、得当,“体”表示身体、行为,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得体。
例句
1.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言行举止,保持得体的形象。2. 在与客户交流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言辞,表现得体的态度。3. 在社交场合,要学会与人相处,展现得体的风度和修养。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成语“得体”与“得宜”的发音相联想,由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多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并与具体的场景进行联系,加深理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得体相关的成语,如得当、得宜、体面等,以扩大对得体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得体的形象,以展现良好的学生形象。2. 初中生:参加班级聚会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展现得体的交际能力和礼仪修养。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中,要注意表现出得体的形象和自信,以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0)
诗文中出现“得体”的诗词

阮郎归.咏夏十首·其一

亭亭槐柳午阴圆。薰风拂舜弦。一轮红日贴中天。

乾坤如火然。观上象,想丹田。阳精色正鲜。

□从炼得体纯全。朱颜无岁年。

(0)

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

帝道薄存兵,王师尚有征。

是关司马法,爰命总戎行。

画阃崇威信,分麾盛宠荣。

聚观方结辙,出祖遂倾城。

圣酒江河润,天词象纬明。

德风边草偃,胜气朔云平。

宰国推良器,为军挹壮声。

至和常得体,不战即亡精。

以智泉宁竭,其徐海自清。

迟还庙堂坐,赠别故人情。

(0)

咏唐史.韦坚

勿诧崔生得体歌,运潭聚敛一何多。

术虽可鄙非其死,甚矣奸臣恣网罗。

(0)

上致用院李同知论海舶

易经致民用,肇自羲农先。

耒耜既生聚,市易还懋迁。

公私不交病,本末无倒悬。

古人致主术,称物靡有偏。

厥初禹作贡,不但中邦田。

四海自锡贡,不惮来远边。

碣石来冀右,海岱青徐连。

东南并淮扬,亦自江海沿。

夫岂宝远物,有道归陶甄。

成周制国用,半在周官编。

虞衡与商贾,胡不末利捐。

艰难开国心,什一犹欲蠲。

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

后儒不知学,说理多虚玄。

生财昧大道,民命日益朘。

管商一作俑,蠹弊贻千年。

渔盐尚抑末,奈何诱开阡。

怀清一以筑,茕独堪哀怜。

封君擅半赋,公私重熬煎。

寒机冻女手,汗粒赪农肩。

织衣不上体,舂粟不下咽。

伤哉力田家,欲说涕泪涟。

何如弃之去,逐末利百千。

矧此贾舶人,入海如登仙。

远穷象齿徼,深入骊珠渊。

大贝与南琛,错落万斛船。

取之人不伤,用之我何愆。

奈何昧轻重,屑屑穷算鞭。

锱铢较鹭股,漏网鱼吞船。

得体国臣,为天掘玑璇。

上资国脉寿,下拯民瘼瘨。

朝夕禹贡志,菲食甘胝胼。

九载不入门,千古孰与贤。

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

世俗吝与骄,曾不丝毫牵。

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

此道久已亡,利欲充培埏。

岂曰治不及,曾是心无传。

明公中州杰,自是天分全。

问学甚充厚,愿力还精坚。

溥物功不劳,无欲心湛然。

维此一枢轴,实秉大化权。

如天有北斗,物物归玑璇。

帝念南海民,风化旧所宣。

皇皇风霜节,炳炳奎壁躔。

纤微亦何浼,阖散有大权。

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

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

谁哉识治本,理此大化弦。

三代事寂寞,念之中心悁。

书生武夷客,偶此来海堧。

使者采风谣,诗歌寓惓惓。

(0)

寄赠须孟修同学二首·其一

处常遇变顺天行,焉用牢愁写不平。

一线穿珠文得体,五金炼冶学收名。

当今钟釜频颠倒,抵死山毛定重轻。

且向闲中理闲事,为花酬酒寿同庚。

(0)

僧首然师院北轩观牡丹

鸟声鸣春春渐融,千花万草争春工。

纷纷桃李自缭乱,牡丹得体能从容。

雕栏玉砌升晓日,轻烟薄雾初冥蒙。

深红浅紫忽烂熳,如以蜀锦罗庭中。

姚黄贵极未易睹,绿叶遮护藏深丛。

露华膏沐披正色,肯事夭冶分纤秾。

从来品目压天下,百卉羞涩莫敢同。

清净老禅根道妙,即此幻色谈真空。

上人封植匪玩好,庶敬先烈存遗风。

遨芳公子应未耳,且乐樽俎怡歌钟。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