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形)(言语、行动等)得当,恰当,恰如其分。
[构成]
动宾式:得|体
[例句]
穿戴很得体。(作谓语)得体的话。(作定语)
- 近义词
多礼
- 反义词
失礼
- 详细解释
◎ 得体 détǐ
[appropriate] 言行恰到好处;恰当
话讲得很得体
语本《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 孔颖达 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与身分相称。后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旧唐书·吕元膺传》:“ 元膺 学识深远,处事得体,正色立朝,有臺辅之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四六名对》:“则属辞比事,固宜警策精切,使人读之激卬,讽味不厌,乃为得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这两包东西拿在手里, 陶阿毛 感到合适而又得体。”
- 基本含义
- 得体指言行得当,合乎情理,得宜,不失礼仪和规矩。
- 使用场景
- 得体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的行为举止是否得体合宜,适用于各种社交场合。例如在商务会议、宴会、聚会、正式场合等,都需要表现出得体的态度和举止。
- 故事起源
- 得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礼仪和规矩,认为只有遵守礼仪规范的人才是得体的人。因此,得体这个成语形成并流传至今。
- 词语结构
- 得体是由形容词“得”和名词“体”组成的。其中,“得”表示得宜、得当,“体”表示身体、行为,合在一起形容一个人的行为得体。
- 例句
- 1.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注意言行举止,保持得体的形象。2. 在与客户交流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言辞,表现得体的态度。3. 在社交场合,要学会与人相处,展现得体的风度和修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成语“得体”与“得宜”的发音相联想,由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多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并与具体的场景进行联系,加深理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得体相关的成语,如得当、得宜、体面等,以扩大对得体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要注意言行举止,保持得体的形象,以展现良好的学生形象。2. 初中生:参加班级聚会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展现得体的交际能力和礼仪修养。3. 高中生:在大学面试中,要注意表现出得体的形象和自信,以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