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黄药的词语解释
黄药的意思
拼音:huáng yào    
使用场景
黄药常用于形容说话不真实、虚伪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虚伪、欺骗他人的行为。
例句
1. 他的承诺就像是一颗黄药,不可信任。2. 这个商人总是用黄药来欺骗顾客,不能相信他的话。
基本含义
指虚假的药物或虚伪的言辞。
基本解释

 中草药

黄药的功效介绍: 黄药(《本草图经》)

异名:黄药子(《日华子本草》),黄药根(《开宝本草》),木药子、大苦(《纲目》)。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

植物形态:黄独(《唐本草》),又名:土卵(《唐本草》),金线吊虾嫫、山慈姑(《植物名实图考》),零余薯、黄虾蟆、毛卵陀、铁秤陀、黄金山药、金丝吊蛋、薯瓜乳藤、黄座勒、土芋、板薯、淮山薯、苦茅薯、草蔸薯、土首乌、草蔸苕、雷公薯。

多年生草质缠绕藤本。 块茎单生,球形或圆锥形,直径3~10厘米,外皮暗黑色,密生须根。 茎圆柱形,长可达数米,绿色或紫色,光滑无毛;叶腋内有紫棕色的球形或卵形的珠芽。 叶互生;叶片广心状卵形,长7~22厘米,宽7~8厘米,先端尾状,基部宽心形,全缘,基出脉7~9条;叶柄扭曲,与叶等长成稍短。 花单性,雌雄异株;小花多数,黄白色,呈穗状花序,腋生;花基部均有苞片2,卵形,先端锐尖;雄花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花丝很短;雌花花被6片,披针形,先端钝尖,子房下位,3室,花柱3裂。 蒴果下垂,长椭圆形,有3个膜质的翅。 花期8~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谷、河岸、路旁或杂林边缘。 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地。 在河北、山东等地有栽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黄药相关的成语,如黄粱一梦、黄粱美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道歉听起来像是黄药,我不相信他会改正错误。2. 初中生:这个政客的竞选承诺像是一颗黄药,我们不能轻易相信。3. 高中生:这个广告的宣传词充满了黄药,不要被欺骗了。4. 大学生:社交媒体上的一些言论充斥着黄药,我们要保持警惕不受其影响。
故事起源
关于黄药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这个成语可能是通过对黄色和药物的联想而形成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黄色和药物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黄色的药片,代表虚假的药物或言辞。
词语结构
黄药是一个形容词和名词的组合,表示一种贬义的情况。
详细解释


 采集:夏末至冬初均可采挖,以9~11月产者为佳。 将块茎挖出,去掉茎叶,洗净泥土,横切成厚约1~1.5厘米之片,晒干。

药材:干燥的块茎为圆形或类圆形的片子,横径2.5~6厘米,长径4~7厘米,厚0.5~1.5厘米。 表面棕黑色,有皱纹,密布短小的支根及黄白色圆形的支根痕,微突起,直径约2毫米,一部分栓皮脱落,脱落后显露淡黄色而光滑的中心柱。 切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平滑或呈颗粒状的凹凸不平。 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子坦或呈颗粒状。 气微,味苦。

以身干、片大、外皮灰黑色、断面黄白色者为佳。 主产湖北、湖南、江苏。 此外,河北、山东、浙江、安徽、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亦产。 历代《本草》关于黄药子的原植物,记载不一,且与红药子混而不分。 目前商品黄药子,主要为上述品种,虽与多数《本草》所载不类,但与明代《本草原始》所载黄药子之图形及形态描述,完全一致。 再证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药用黄药子之标本,亦即此种,可见其使用历史已久。

化学成分:半干燥块茎含蔗糖约22.5%、还原糖0.69%、淀粉2.5%、皂甙、鞣质。 还含黄独素B,CB,C)与薯蓣皂甙元。

野生的含黄独素A,B,C。 南京市售商品中不含薯蓣皂甙元但含一种熔点为285~288℃的结晶,含量0.2%。 云南师宗样品含薯蓣皂甙元1.69%,楚雄、丽江、蒙自、车里之样品含量甚微。 印度产黄独只含痕迹的皂甙,而巴西产的块茎含皂甙5.77%。

药理作用:①对甲状腺的影响将含2~10%的黄药子饲料喂养正常大白鼠,4周后对体重及甲状腺功能(基础代谢、甲状腺重量及其含碘量)均无影响;黄药子对硫氧嘧啶与磺胺吡啶等抗甲状腺药物所造成的甲状腺肿(体重、基础代谢率、甲状腺重量及含碘量、血清蛋白结合碘等指标)无影响,而对0.1%硫氰酸钾造成的轻度甲状腺肿有对抗作用,黄药子对缺碘食物所致甲状腺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表现在肿大的甲状腺重量减轻、腺组织和血清蛋白结合碘增加,对大白鼠自发性甲状腺肿亦能改善,黄药子的此项治疗作用可能是其中含碘所致。 从湘西购得的黄药子每公斤含碘量14.3毫克,若一个病人每日服黄药子2钱,其中含碘约90微克,比人的日需量高些,无疑会增加甲状腺聚碘,迅速合成甲状腺素,血中甲状腺素浓度增加,抑制垂体前叶分泌过多的促甲状腺素,肿大的甲状腺因之缩小。

但用含碘量较高的红药子(与黄药子同科)进行实验,不能解除硫氰酸钾的致甲状腺肿作用。

②其他作用黄药子酊剂与煎剂对离体蛙心和在位蛙心均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肠亦表现抑制,对未孕家兔与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出现强直性收缩与节律性收缩,对子宫的兴奋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所取消。 黄药子上述作用酊剂较煎剂强而快。 黄药子根茎的丙酮提取物注射于大鼠腹腔,可抑制进食。 干的气性球根含皂甙,对豚鼠血的溶血指数为1:30。

炮制:拣净杂质,剪去须毛,洗净,润透后切成小块,晒干。

性味:苦,平。 ①《日华子本草》:凉。 ②《开宝本草》:苦,平,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大寒,味苦。

归经

《本草经疏》: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黄药子的功效:凉血,降火,消瘿,解毒。 治吐血,衄血,喉痹,瘿气,疮痈瘰疬。

①《开宝本草》:主诸恶肿疮瘘,喉痹,蛇犬咬毒,取根研服之,亦含亦涂。 ②《纲目》:凉血,降火,消虞,解毒。 ③《江苏植药志》:治腰酸痛。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 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

《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服,痈疽发时不焮肿、不渴、色淡、脾胃作泄者,此为阴症,当以内补为急,解毒次之,药子之类宜少服,止可外敷。

选方

①治吐血不止:黄药子(万州者)一两,捣碎,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热服。 (《圣济总录》黄药汤) ②治吐血:真蒲黄,黄药子等分。 用生麻油调,以舌舐之。 (《百一选方》) ③治鼻衄不止:黄药子一两,捣罗为散。 每服二钱匕,煎阿胶汤调下。 良久,以新汲水调生面一匙投之。 (《圣济总录》黄药散) ④治疮:黄药子四两,为末,以冷水调敷疮上,干而旋敷之。 (《简要济众方》) ⑤治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 (《濒湖集简方》) ⑥治缩脚肠痈,干黄独一两,煎服。 不可多用。 (《浙江民间草药》) ⑦治缠喉风,颐颔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黄药子一两,为细末。 每服一钱,白汤下。 吐出顽痰。 (《扁鹊心书》黄药子散) ⑧治热病、毒气攻咽喉肿痛:黄药一两,地龙一两(微炙),马牙消半两。 上药捣细罗为散,以蜜水调下一钱。 (《圣惠方》) ⑨治瘿气:黄药子一斤,浸洗净,酒一斗浸之。 每日早晚常服一盏。 忌一切毒物及不得喜怒。(《斗门方》) ⑩降气治胃痛:黄药(炒过)、陈皮、苍术、金钱草各二钱,土青木香一钱五分。研粉服或煎服。 (《浙江民间草药》) ⑾治鱼口,腰膝疼痛:黄独根五至八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⑿治睾丸炎:黄独根三至五钱,猪瘦肉四两。 水炖,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江西草药》) ⒀治扭伤:黄独根、七叶一枝花(均鲜用)各等量,捣烂外敷。 (《江西草药》) ⒁治腹泻:黄药子研末,每次一钱,开水吞服。 (《贵州草药》) ⒂治疝气、甲状腺肿、化脓性炎症:黄药子根五钱至一两。 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⒃治瘰疬:黄独鲜块茎二至三两,鸭蛋1枚。 水煎,调些酒服。 (《福建中草药》) ⒄治百日咳。 黄药子三至五钱。 冰糖为引,水煎分三至五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①治疗甲状腺肿对各种类型的甲状腺肿,均有一定效果。制剂用量各地不尽相同,观察对象亦有差异。一用黄药子半斤,水煎2次,滤液混合,再加白酒400毫升(不加亦有效),共成2400毫升.每次5毫升,每日2次,饭后服。或将黄药子研粉,每日3分,分服或顿服。 10天为一疗程,停药3~5日再行第二、三疗程。 治疗Ⅰ~Ⅳ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127例,服药月余后,全部患者颈围都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其中治愈率为67.8%。二用未经炮制的黄药子炖服,每日5钱,连服5~8周。观察25例甲状腺腺瘤,治疗后3例腺瘤完全消失,17例肿物显著缩小,1例停药后复发,但再次治疗,仍有效果。 部分病例服药后诉口干。

三黄药子漫酒(每升浸液含生药200克),每日100毫升分3~4次服。一般腺瘤总量用至2升左右即足,腺癌应服3个月以上。治疗甲状腺腺瘤7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2例,性质不明的甲状腺肿2例,除3例无效外,其余均消退一半以上(平均颈围直径缩小25%以上),其中6例消退80%以上或完全消失。 副反应:2例有消化道反应,恶心严重,影响服药;2例因肝细胞损害出现黄疸,多因剂量过大所致。 故服药总量达3升时应停服10天,并检查肝功能情况,若出现黄疸应立即停药,及时处理。认为黄药子酒对甲状腺瘤似能部分代替手术摘除,对于甲状腺癌,配合手术治疗,可提高疗效。 四将黄药子制成流浸膏,每日3~6毫升(每3毫升相当于原生药1钱),分3次于食后服。 治疗甲状腺中毒症26例,4例临床症状于用药后2~3天消失。 21例平均于用药后4~6天显著进步,1例无效。 大部分病例基础代谢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颈围有不同程度的缩小。 各地经验均证明,疗效与年龄、病程有关。 年龄较轻、病程较短的,疗效较好。

②治疗百日咳取鲜黄独根块或果实3~5钱(3~5岁小儿用量),加冰糖3钱炖服。 日服1剂,治疗50余例均痊愈。 另有用黄药子果(切片)3~5钱,加水400毫升,冰糖适量炖服,每日2次,用于镇咳有良好效果。 观察78例咳嗽患者,痊愈69例。好转7例,无效2例。 一般服药1~2天即可奏效,顽固性干咳可连服4天。 对炎症明显的咳嗽患者,宜酌情加用抗感染药。

③治疗食道癌、胃癌 取黄药子10两,以62度白酒浸泡。 日服浸液50~100毫升。 分数次服。 治疗食道癌及其他消化系统癌症28例,用药后18例自觉症状基本好转,其余亦明显好转。 个别服药酒后,发现对肝脏有不良影响。 又报道以黄药子针剂治疗食道癌、胃癌23例,对控制症状、改善病情有一定效果。

(0)
诗文中出现“黄药”的诗词

西明寺合欢牡丹

绿茎同本两花莲,似证分身色相圆。

黄药斗香欺瑞麦,檀葩并秀掩嘉莲。

奏开祥瑞来天使,折去芳枝到禦筵。

想得六宫人尽爱,几多纤指递相传。

(0)

感事

退之硫黄药成疾,伯仁金印恩为仇。

眼前世事尽如此,十日峭寒春作秋。

(0)

王良百一诗·其八十二

胸黄忽肿硬,未可用针针。

须使消黄药,无令痛所侵。

(0)

铜鼓歌题曲阜颜氏拓本

桂君昔拓颜氏鼓,宋生今示秋谷诗。

秋谷诗盖观鼓作,我赋拓本嗟已迟。

手量面径一尺四,雕纹十匝缭绕之。

䨓回络索乳交晕,庚庚细理砂画锥。

一十二辰作阳识,俨如汉鉴神卫施。

或云伏波或诸葛,前后皆说东京遗。

传闻伏波定交趾,骆越声震西南夷。

厥初盖以铜易革,调和燥湿均参差。

缀以蛙形面八角,逮乎诸葛西蜀为。

渡泸而后制滋广,三川百粤沿其规。

诸獠诸峒以次铸,度以大小随高卑。

张庭置酒集子女,金钗扣应都老期。

宫商呼吸和子母,丹黄药淬分雄雌。

含风吟啸出蜗篆,午阴风雨来渺瀰。

昔我十登南海庙,殿庭縆索东西垂。

东者最大西次小,郑絪献自春州驰。

铜鼓滩边出者一,鹧鸪斑象义爻蓍。

仲春之祀侑神乐,百灵秘怪环委蛇。

声闻江口二十里,扶骨黄木天风吹。

高凉神祠亦有此,溪水夜半云雷随。

壶芦笙与竹笛和,节歌洗庙东坡词。

往还经过屡稽考,手扪星宿森离离。

竹垞朱老昔缩图,四金六鼓辨礼仪。

又闻渔洋有手记,相传款识如鼎彝。

文曰伏波将军铸,马援时字焉得窥。

踟蹰廊下每忘去,何暇细绘虾蟆皮。

假如腹镌果堪拓,吾定凹凸穷毫釐。

以冠粤东金石籍,视此奚啻千倍蓰。

异哉渔洋竟沿误,暑月累我汗濯澌。

十夫揩视无一字,图经好事乃我欺。

徒然寸尺志面腹,并未摹拓来装治。

十年箧中审古器,磊磊大小千百奇。

两汉之文考所释,洪娄欧赵皆吾师。

独无鼓铭著于录,曲阜尺但摹虑虒。

乐圃此鼓获何岁,想近孔壁锵金丝。

诸老同时定详说,鲁薛弟子辞何疑。

我题欲作科斗篆,配尔古绿苔花奇。

茫然发我南岭梦,海潮声定推篷时。

空窗月堕大圆镜,波文海藻穿涟漪。

作诗以寄颜与桂,那敢秋谷相攀追。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