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细作的词语解释
细作的意思
拼音:xì zuò    注音:ㄒㄧˋ ㄗㄨㄛˋ
基本解释

◎ 细作 xìzuò
[spy] 密探;间谍
如今我特地来做细作,有一包金银相送与你。——《水浒传》

英文翻译

1.(旧指暗探; 间谍) spy; secret agent

详细解释

(1).暗探;间谍。《左传·宣公八年》“ 晋 人获 秦 谍” 唐 陆德明 释文:“谍,徒协反,间也,今谓之细作。” 唐 白居易 《请罢兵第二状》:“臣伏闻 回鶻 、 吐蕃 皆有细作,中国之事,小大尽知。”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寇间》:“你是箇细作,不可轻饶。”
(2).精巧的工艺品。《宋书·孝武帝纪》:“凡用非军国,宜悉停功,可省细作并尚方,雕文靡巧,金银涂饰,事不关实,严为之禁。”《隋书·百官志中》:“﹝太府寺﹞统左、中、右三尚方……细作、左校、甄官等署令、丞。”

基本含义
指秘密搜集情报、刺探敌情的人。
使用场景
细作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暗中搜集信息、刺探敌情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间谍、侦探、情报人员等从事秘密工作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暗中观察、调查他人的人。
故事起源
细作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情报的搜集对于军事行动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取敌军的情报,战争双方都会派遣一些特工潜入敌人内部,以秘密的方式搜集情报。这些特工就被称为细作。
词语结构
细作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他是我们组织派去细作的,负责搜集敌方的情报。2. 那个细作在敌人的营地里潜伏了很长时间,终于获取了重要情报。3. 这位侦探是一名出色的细作,他总能从最不起眼的细节中找到线索。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细心”这个词联系起来记忆细作这个词语。细心的人会注意到细节,而细作的工作就是通过观察和搜集细节来获取情报。
延伸学习
了解有关情报搜集的历史和技巧,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细作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看侦探小说,里面的细作总是能解开谜团。2. 初中生:他的视力很好,经常被老师派去当细作,观察同学们的学习情况。3. 高中生:他擅长收集各种情报,被朋友们称为学校的细作。
(0)
诗文中出现“细作”的诗词

老树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

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

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0)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

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秧稻午风凉。

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

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0)

送钱虞仲兄弟

灯火相从总角初,只今已是十年馀。

穷愁懒漫吾犹故,文采雍容子甚都。

连璧肯来同寂寞,归鞍宁不少踌躇。

风流一别应如雨,傥有来鸿细作书。

(0)

虞美人·其二正宫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0)

大堤女

文窗斜对木香篱,胡粉薄施细作眉。

贪向墙头看车马,不知裙著刺花儿。

(0)

别常徵君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

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

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

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