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迫切。 南朝 梁 任昉 《启萧太傅固辞夺礼》:“不任崩迫之情,谨奉启事陈闻。”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儻昊天鉴照,孤诚可哀,则臣之鯫生,志毕今日。不胜崩迫之至。”
(2).奔忙。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仇兆鳌 注:“展崩迫,言迫促少休。” 清 方文 《述哀》诗:“愿母神灵安,九原勿崩迫。”
- 基本含义
- 形容困窘至极,无法自拔。
- 详细解释
- 崩迫是由"崩"和"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崩"指山崩地裂,形容破裂、崩溃;"迫"指迫不得已,形容被迫、无法自拔。合在一起,表示处境困窘至极,无法摆脱。
- 使用场景
- 崩迫一词常用于描述人遇到困境、陷入困窘的境地,无法摆脱。可以用来形容心理上或生活上的困扰,也可以用来形容处于困境中的个人或团体。
- 故事起源
- 崩迫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汉语词汇的意义演变和使用习惯而形成的。
- 词语结构
- 崩迫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四字成语。
- 例句
- 1. 他因为经济问题崩迫,无法继续支付房租。2. 这个项目由于资金断裂,陷入了崩迫的境地。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崩迫与山崩地裂的景象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处境困窘至极,无法自拔的意思。同时,可以通过多次运用该成语,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1. 深入学习成语的起源和演变,了解更多的成语故事。2. 学习其他与崩迫意义相近的成语,如"束手无策"、"陷入困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因为数学考试没准备好,感觉自己崩迫了。2. 初中生:他因为家庭经济问题崩迫,无法继续上学。3. 高中生:考试前夜,他突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课没复习,感到崩迫不已。4. 大学生:面对找工作的压力,他感到崩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